學生:學術自由最大隱憂 應全面退出
分享「教官退出校園、學校不是軍營!」包含政大、台大等多所學校20多名大學生昨到教育部門前抗議,抗議設置教官是對學術自由的最大隱憂,要求教官全面退出校園。不過,家長團體認為,大學可自主決定,但是高中以下教官對於校內毒品防治、校安維護仍有功能,甚至三更半夜學生出事,衝到現場的一定是教官,不應輕易退出。
教官是否該續存校園已爭議多年,各界討論聲浪不斷。昨抗議學生提出三點訴求,包括教官退出校園、軍人回歸國防部;大學法增修條文,禁止黨政軍特再進入校園,以及落實轉型正義。
學生發言代表、政大野火陣線社長楊子賢表示,當年教官進入校園,是威權時代下的政策,如今時代改變,制度應該有所轉變。他表示,政大、中山、台中教育大學3校已在校務會議上提出議案,希望落實轉型正義,但由下而上同時,教育部也該拿出肩膀,讓教官全面退出,並立法設立「禁止條款」,不補助經費讓學校聘用教官。
人本教育基金會執行秘書施宜昕表示,不只大學,教官也存在高中裡,有學生在校內被教官以「鼓動學潮」為由,被要求輔導轉學,還有學生因為頭髮問題,每天被記警告,最後也被輔導轉學。「現在的教育還在戒嚴」,教育應培養獨立思考的學生,而不是要孩子服從威權。
家長:半夜學生出事 教官總會到現場
不過家長團體有不同看法。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理事長吳福濱說,大學和高中職教官功能不同,大學生已是成年人,尊重大學自主,可由學校家長、老師、學生多方決定學校方向。但高中職教官對於校園毒品防治、校安維護仍有一定功能存在,「學生輔導法」雖通過,輔導和社工人力仍不足以承擔校安責任,在替代方法未健全前,「教官不能退」。
台北市家長教育成長協會前理事長林文虎也說,社會氛圍早已轉變,教官早就不再代表政治威權圖騰,且體制內難以要求老師去做的事,教官能補足;教官對學校而言有穩定力量,也能負責全民國防教育,不懂為什麼一定要退出。
教育部長吳思華回應指出,大學是否設教官已交由大學自主,目前已有14所大學不設教官,各校是否讓教官續留校園,教育部尊重各校。
資料來源:2016.4.8聯合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