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在北京遠郊區的夜晚,讓中國這座首都城市有飯吃、有人打掃、且供應充足的農民工們,膽戰心驚地等待著可能會毀掉他們尋找更美好生活希望的敲門聲。

在遠離市中心摩天大廈和歷史性建築的攤大餅式的北京遠郊區裡,住滿了來自中國貧困農村的外來務工人員,警察和安全檢查人員正在那裡進行排查。住在或工作在被認為是危險或非法建築裡的人被勒令搬走,有時,在他們的住所、店鋪,甚至整個工廠被拆除之前,他們只有幾小時的時間收拾東西。

北京正在進行一次人們記憶裡聲勢最為浩大的清理外來人口行動,已經導致成千上萬的農民工流離失所;更多的農民工都在琢磨他們還能在自己住的地方,乃至在北京還能呆多久。

市政府說,要求農民工搬走,是為了他們的自身安全。不久前,一個外來人員聚居的地方曾發生了一場致命火災。但許多農民工說,政府正在以火災為藉口,來加大驅趕他們、緩解城市人口壓力的力度。北京市的常住人口已經超過了2000萬。

「一夜之間,我的謀生手段突然被毀掉,就好像遇上強盜似的,只不過這是政府幹的,還說這是因為他們關心我們,」來自中國中部河南省的38歲婦女張貴欣(音)說,她的水果和蔬菜攤已被拆除。

「我在北京八年的時間裡,從來沒看到過這種事情,從來沒有,」張貴欣站在新建村自己被拆除的攤位邊上說。新建村是北京南郊的一個外來人員社區,那裡的清理工作是迄今為止最為激烈的。「北京不想要我們。我們只能回老家。」

驅逐外來者的事情,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今年10月展現給人民的願景之間,形成了不和諧的鮮明對比。習近平在10月份獲得了擔任中共領導人的第二個任期,他誓言要建立一個公平惠及全體人民的富裕社會。拆除外來人口定居點的行動,讓農民工在寒冷的冬天突然失去了家園,讓他們不禁要問:為什麼一個建立在代表勞苦大眾的基礎上的政黨領導人,用如此殘酷的方式來對待農民工?

「習近平是從我們老家出來的,」黨慧娥(音)說,她是來自西北省份陝西的農民工,習近平年輕時期的一段時間是在陝西度過的。黨慧娥說,她被勒令在三天之內搬出住所,她有一個九個月大的嬰兒。

「這個國家有法律嗎?」她問道。「法律是你制定的,你是國家主席,你制定的法律有什麼好處可言?」

两週前,新建村裡住滿了農民工和他們的孩子們。現在,這裡的一半地方是被拆除建築物的瓦礫和廢墟,另一半地方的建築物幾乎都已搬空,等待著拆遷大隊的到來。尚未搬走的居民正在把自己的東西裝進箱子和紙盒子裡。

在他們搬出的建築裡,吃了一半的方便麵和被遺棄的玩具見證了生活被突然中斷的時刻。

「事情發生得如此之快,很難想像這曾經是我的家,」來自河南的20多歲的農民工王國偉(音)說,他正拉著一個箱子走在到處都是垃圾和瓦礫的大街上。他說,他的生產汽車零部件的僱主已經幫他在北京找到了一個新住處。

「我不知道能住多久,」他說。「沒有人知道我們能在什麼地方能呆多久。」

北京的幾十個外來人員社區裡正在上演著同樣的一幕。農民工說,他們覺得北京把他們當害蟲對待,早就不讓他們得到有戶口的當地人和有永久居住權的人所享受的教育、醫療保健和住房方面的福利。

「我們都是中國人,這也是我們的首都,這是人民的首都,」滿臉通紅的中年清潔工施永祥(音)說。他來自中國西北,現住在北京東北邊緣的半壁店附近,那裡住著成千上萬的農民工。

「北京沒有外來打工的人能行嗎?」施永祥問道,路邊兩名菜販點頭表示同意。「我們乾的都是本地人不願意乾的活兒。」

這些農民工一般住在北京的邊緣,住在成排的三、四、五層的公寓樓裡,他們住的地方通常很狹小,但並不是破舊不堪。街道兩旁有著活動繁忙的超市、便宜餐館、理髮館和手機店。

在這次清理行動之前,當地的官員們除了偶爾檢查一下、對他們徵稅之外,多年來一直對這些建築物的存在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現在,他們卻突然宣布這些建築由於火災隱患或缺乏許可證屬於違法建築。

「蓋這個樓的時候、他們來檢查的時候,或者我們交押金的時候,他們從來都沒說過這是非法的,現在卻通知我們要搬出去,一點都沒得說的,」來自中國中部的42歲的司機羅海剛(音)說。兩天前,他接到了搬出自己單間公寓的通知,他正忙著收拾東西。

北京市政府表示,清理工作勢在必行。這之前,新建村的一棟外來務工人員公寓發生了火災,造成19人死亡,其中的17人來自中國其他地區。火災發生後,官員們匆匆忙忙地在全市範圍內查出了25395處安全隱患,並表示「為了不讓悲劇重演」,必須迅速採取行動。北京市委書記蔡奇下令進行為期40天的專項行動,清理排除城市中的安全隱患。

「今天開始,能拆就拆,不要等到明天,」中共北京丰台區委書記汪先永在洩漏到互聯網上的對官員內部講話中說。「今天拆了,你不就能踏實地睡大覺了嗎?」

最初,北京市領導並沒有理會來自被迫流離失所的農民工的抱怨。但是,遭驅逐的工人在寒冷的冬夜拖著他們的行李在街上行走的照片傳到社群媒體上之後,引發了異常強烈的公眾反對。就連一些官方新聞媒體也發聲批評這個匆忙的拆遷行動。

「他們是有血有肉的人,是支撐起北京這種特大城市正常運轉的基層勞動力,是值得我們每個人去尊重、去理解的勞動者,」中國主要的官方電視台CCTV在其網站上發表的一篇評論文章中這些說。

慈善團體也紛紛出來幫助流離失所的工人。

無家可歸的農民工的照片「讓我想起了電影裡猶太人被趕出家門、沒有人站出來為他們說話的情景,」家住北京的35歲的專業攝影師劉博文(音)說,他幫助成立了一個為流離失所的農名工尋找住處的服務。「我覺得,我們應該站出來說話。」

批評北京市這項行動的人在文章和公開信中,指責北京市政府以火災為藉口,加速驅趕外來人口,這次專項行動之前,市政府一直未能減緩北京市人口的增長速度。

「死者屍骨未寒,首善之區的一些人自己不做深刻反省,卻揮起驅趕『低端人口』的鞭子,」一封公開信中這樣寫道。

北京市一名官員否認稱農民工為「低端人口」,並暗示批評者試圖挑撥社會分裂。

但北京市政府已經花了好幾年的時間試圖減少北京的低收入農民工人口,用拆除違法建築和大範圍排查居住證的方法迫使外來人口離開。市政府警告說,北京市的人口膨脹問題已經讓城市不堪重負,北京市的常住人口已從1990年的1090萬飆升到2016年的近2200萬。

去年的統計數據顯示,北京人口中有810萬是來自中國其他地區的農民工,其中大多數從事低報酬的工作,但也有人從事白領工作,一些白領也因最近的大拆除而流離失所。

2014年,國家主席習近平要求北京市解決其龐大的人口問題,這讓北京市進一步強化了驅趕外來人口的行動。市政府迅速採取行動,把工廠、學校和市場遷出北京,迫使低薪的農民工離開。

北京市制定的目標是,到2020年把常住人口控制在2300萬以內,同時還要騰出空間來吸引更多受過大學教育的高收入專業人員。

儘管有這些努力,但到目前為止,北京的官員們仍未能阻止外來者在北京居住,這主要是因為北京市需要這些人來當廚師、快遞員和清潔工。

「既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30幾歲的農民工張永輝說。他來自陝西,幾個月前,因為沒有找到煤礦的工作,他來到了北京。「他們會把我們趕走一段時間,也許一年,但以後還會悄悄地讓我們回來,因為他們需要我們的勞動力。」

資料來源:2017.12.1紐時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