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enerator: eWebEditor */
p.MsoNormal, li.MsoNormal, div.MsoNormal {margin:0cm;margin-bottom:.0001pt;font-size:12.0pt;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a:link, span.MsoHyperlink {color:blue;text-decoration:underline;text-underline:single;}
a:visited, span.MsoHyperlinkFollowed {color:purple;text-decoration:underline;text-underline:single;}
div.Section1 {page:Section1;}
日本強震浩劫,台灣該有之作為與省思
蘇友辰/中華人權協會理事長
日本東北地區本月11日發生日本觀測史上最強的芮氏規模9.0地震,毀滅性強震引發海嘯、大火甚至核變等複合式災情。超過10公尺高海嘯侵襲日本太平洋沿岸地區,衝破高聳堤防,帶走房屋、漁船、車輛以及無數身家性命;煉油廠與火力發電廠設施接連爆炸,受創最深氣仙沼市甚至陷入全城大火;福島第一核能發電廠內一到四號反應爐、陸續發生爆炸和大火,導致大量輻射外洩,釀成人類史上最為嚴重的核災事故之一。連串的災難,看得世人觸目驚心,同時也嚴峻考驗日本政府的救災能力。
日本此次大震除造成難以估計的財產及環境損失,更失去許多寶貴人民性命。雖然搜救人員仍努力搜索失蹤者,但無情風雪導致行動困難,受困者的生命也可能隨著時間而慢慢流逝,一般咸認,最終的死亡暨失蹤人數將逐步推升至2萬人以上,受災之慘重令人不忍卒睹。
因應日本強震,國際社會迅速伸援,世界各國共派出數十支精銳救援隊伍,搜救人員帶著精密探測儀器急奔災區。台灣為善一向不落人後,尤其鄰國有難,更不能袖手旁觀。日本發生地震後,台灣就由內政部消防署、台北市、新北市及台南市特種搜救隊,組成聯合特種搜救隊,連同民間搜救總隊,攜帶生命探測器及通訊器材馳援;在此同時,台灣民間團體亦秉持「人溺己溺」精神,協助日本災民度過此一難關,如中華民國紅十字總會、世界展望會台灣分會,以及宗教團體如慈濟、佛光山等,均在第一時間積極投入,對於這些人道關懷的行動者,我們要致上肯定與支持。
我們同時也呼籲台灣社會各界應當踴躍捐輸,並且持續關注日本的重建工作。目前,日本東部的電力、通訊與交通設施受損嚴重。電力的不足,除影響日本國民日常生活,更不利於醫院和醫療設施的運作;交通受阻加上輻射疑慮,也使得援助物資難以即時送抵災區,數十萬避難災民的日常需求面臨斷炊。本會台北海外和平服務團TOPS自1980年起長期從事國際難民人道援助,深刻體會流離失所人們的苦難,誠摯希望日本政府能夠更有效率地解決災民的急迫需求。而從長遠來看,日本的復原也是一條漫漫長路,需要國際社會共同持續關注。
日本超級地震固然令人感傷,但在積極協助鄰國救災的同時,台灣也應汲取日本防災救災經驗,藉由他山之石來反思台灣必須面對的課題,包括核能政策的檢視以及面對複合式災變的因應之道。尤其,日本強震與海嘯造成核災,引發全球對核能電廠的疑慮,根據國際原能總署統計,全球四百餘座核電廠,有兩成蓋在板塊交界的地震活動帶,當然也包括台灣在內;核電廠的安全,引發國人高度關切。吾人建議相關單位應立即對核能政策進行通盤檢討,除了對核四廠進行總體檢,並針對已使用超過30年的核一及核二廠延役計畫,重新進行嚴謹審議。台灣核一、核二廠距離新發現的「山腳斷層」僅數公里之遙,三十餘年前,核一、核二廠設計的耐震係數,並未納入此一斷層帶的威脅,若要再延役二十年,實在令人擔憂。
身為地球村的一份子,我們應當體認人道並沒有國界之分,對於國際間的苦難人們,理應伸出我們的雙手全力協助,才是人性真善美的最佳展現!希望大家本著「人饑己饑、人溺己溺」的精神,來幫助日本災民勇敢面對未來。同時,我們也呼籲台灣政府正視環境變異所帶來複合式災變的威力,及早建立一套有效率的防災、救災指揮體系,不要在旁觀他人苦難的同時,仍然沒有學到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