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之邀,澳洲總理吉拉德(Julia Gillard)25日至28日首度以領袖身分訪中,期間將提出人權問題。此前,吉拉德先後訪問日本、南韓時,曾說將和日韓發展軍事合作關係,並強調美國在東亞地區的重要性,這被解讀為澳洲拉攏日、韓遏制中國的訊號。   《華爾街日報》報導,澳洲政府表示,吉拉德此行將和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與總理溫家寶等多位官員會面並討論貿易、投資流動、地區合作及人權等問題。 中軍費增長 鄰國不安   此次訪中對於吉拉德來說將是一個重要的考驗。吉拉德於去年6月就任澳洲總理,在外交政策方面相對來說是個新手。澳洲前總理陸克文(Kevin Rudd)可以講一口流利的中文,在他在任期間,澳洲與中國的關係遠勝過現在。目前,陸克文仍以澳洲外交部長的身分維護澳中關係。   《澳洲人報》23日報導,吉拉德在和日本首相菅直人會談時說,面對中國崛起,美國提升在亞太地區的政治參與對這一地區的安全至關重要,「亞太地區的穩定和安全取決於美國的角色,取決於可促使合作和和平的正確地區格局」。中國軍費連年增長讓周邊的日本和南韓都感到「不安」,對中國「擴張」非常擔心。《雪梨先驅晨報》22日報導說,吉拉德在日本表示將繼續推動澳日安全防務合作,增強和南韓的關係,這將增添中國對美國在其周邊構建安全網的不安。 澳對北韓局勢憂心   24日訪問南韓時,吉拉德還表示對北韓局勢感到「擔憂」,並稱將在中國提北韓問題。她說:「我會告訴中國,北韓半島的不穩定不符合中國利益。」「在向朝鮮施加壓力的行動中發揮重要作用」。24日,西方人權機構也試圖為吉拉德訪中施壓,讓她「樹立榜樣」,對中國提起人權問題。   美國之音指出,吉拉德曾說,會在廣泛、全方位的討論中向中國領導人提及人權。不過,旅居澳洲的獨立中文筆會祕書長張曉剛認為,「她(吉拉德)會在表面上提一下,但不會真正地和中國交涉這個問題。這是因為澳洲和中國在經濟上的來往,這些政客在人權問題上的堅持還不夠。」   澳洲異議人士秦晉認為,西方領導人到中國談人權問題起不了作用。中國和澳洲的貿易往來是互惠互利的。這種情況下澳洲如果向中國提人權問題,「中國聽了只當耳邊風就過去了。」   吉拉德1961年出生於英國,1966年隨父母移民澳洲。吉拉德先後就讀阿德萊德大學和墨爾本大學。吉拉德1998年當選聯邦工黨眾議員並連任至今,2006年12月當選反對黨工黨副領袖,2007年任澳洲副總理兼教育部部長、就業和勞資關係部部長。2010年6月,吉拉德任工黨領袖、聯邦政府總理。2010年9月,她率領工黨在大選中獲勝並蟬聯總理。
(100年4月26日 旺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