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2日敦促緬甸政府,允許當地以及國際的觀察員監督4月1日的議會補選;同意觀選被視為是緬甸民主轉型的重要步驟。 緬甸將在4月1日舉行補選,選出46名國會議員和2名地方議會代表;緬甸反對派全國民主聯盟(NLD)領袖翁山蘇姬(Aung San Suu Kyi)已經登記參選。這次投票的自由與公平程度,將是美國放寬對緬甸嚴厲經濟與政治制裁的重要依據。 美國國務院主管民主與人權事務的助理國務卿波斯納(Michael Posner)表示,緬甸這次補選的結果不會影響由軍方主導的緬甸國會的生態平衡,卻是緬甸民主轉型的一個中繼站,以邁向2015年的全國性選舉。 波斯納在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National Endowment for Democracy)的研討會上指出,美國已經和緬甸政府討論過監督補選的必要性,華府殷盼緬甸能向海內外的觀察員開放投票過程。 另外,波斯納也敦促緬甸政府處理日漸惡化的種族暴力。他說,緬甸克欽邦(Kachin)違反國際人權法的情勢惡化,這需要有關各方經由協商尋求政治解決。 緬甸文人政府最近與撣族(Shan)、克倫族(Karen)游擊隊達成停火協議,以結束1948年緬甸獨立之後持續不斷的種族流血衝突。但是,去年6月以來,克欽邦北部爆發流血戰鬥。總部位於美國紐約的人權觀察(Human Rights Watch)組織最近報導,緬甸軍方去年在少數民族衝突地區強暴、酷刑對待和殺害一般平民。
(資料來源:2012/2/3中央廣播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