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校園性侵害、性騷擾事件頻傳,但通報案件成案率平均只有約六二%,等於近四成通報案件調查後裁定不屬實,引發立委質疑校內性別平等委員會功能不彰。且教育部編列的性平教育經費,平均每校每年只有區區一萬三千元,徒留聊備一格的「裝飾」作用。
教育部訓委會主任柯今尉回應,一百年度編列性侵害、性騷擾防治經費五千萬元,是教育部用來編教材、培訓人員及補助大學開涉性別課程用,不是平分給每個學校。各學校推動性侵害、性騷擾防治有自己的預算,如果不夠,再由地方政府補助。
民進黨立委邱志偉指出,從去年九月南部某特教學校爆發集體性侵、性騷案,到日前高雄市某國小女主任出面指控校長性騷擾,在在顯示校園性安全防治亟待加強。
根據教育部資料,一百學年度通報的性侵害、性騷案共三千多件,平均每天高達九件。但邱志偉質疑,教育部編列的性平教育經費每年不到五千萬元,全國各級學校共三千八百多所,平均每校只分到一.三萬元,嚴重不足。
邱志偉指出,性侵、性騷通報案件的成案率偏低,顯見各級學校的性平會功能不彰。他分析,除了是因為性平會的學者專家比例不夠之外,各校的經費偏低應該也是原因之一;因此根本改善之道,應是教育部應提高性侵、性騷防治及性平教育的經費,並督促各校性平會發揮其專業功能。
(資料來源:2012/04/24 中國時報)
(資料來源:2012/04/24 中國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