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總統府人權諮詢委員會的決議,法務部邀請十位國家人權學者專家在二月下旬(2月25日至3月1日)前來我國審查人權報告。這十位人權學者專家將分別和政府代表以及非政府組織的代表舉行會議,並對我國的人權現況提出建議。(林憲源報導)
我國在民國九十八年簽署「公民與政治權利公約」「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公約」兩項國際人權公約,雖然我國並非聯合國會員,但政府完全比照聯合國的要求,設計一套類似的國家人權報告審查程序。受邀擔任審查委員的包括京都大學人權研究所所長Nisuke Ando(日本),以及前荷蘭駐聯合國人權委員會代表Theodoor Cornelis van Boven(荷蘭)等十位國際人權學者專家。法務部法制司郭銘禮檢察官說明,受邀的專家學者中有幾位是現任的聯合國官員,也有幾位是前任的聯合國官員。總統府人權諮詢委員會將把國際人權專家學者們的觀察報告定期追蹤檢討。
十位專家學者將以五天的時間(2月25日至3月1日)除了審查我國政府提出的人權報告,也會與非政府組織的代表會談,審查委員預先提列包羅萬象的問題,從農業用水比例下降、跨國婚姻、八周產假過短、到外勞、原住民、公投法門檻、公視董事會爭議、到死刑犯器捐等等。
(資料來源:2013/02/16 中廣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