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業開放 業者力挺但人權團體憂資安
2013年11月07日11:52【黃揚明/台北報導】
立法院內政委員會今舉行兩岸服貿協議第10場公聽會,聚焦電腦及相關服務業、線上遊戲業、航空器租賃業、其他機器設備租賃業等4產業。中華民國資訊軟體協會理事長劉瑞隆指出,服貿降低業者進入市場門檻,是往前跨一大步,可彌補台灣市場過小的遺憾。樂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許金龍也說,感謝政府爭取到縮短線上遊戲在中國審批時間。許金龍感慨:「我們真的認為台灣把門關起來就會變得更強?」他說,台灣最大的入口網站「yahoo!奇摩」是美商企業,要談合作都要聽美國總公司的意見,如果yahoo是美資我們都不在意,2009年開放中資來台經營入口網站後一個都沒來,「我們有什麼好怕的?」他強調,無名小站因被鎖在台灣市場,,最後關站,企業有沒有能力去中國發展是看本事,不是看資本,台灣政府要解決的是怎麼讓年輕人去中國發展能獲得機會。不過台灣人權促進會副會長邱文聰憂心,開放中資經營入口網站可能造成中國封鎖特定新聞訊息,且入口網站幾乎都有電子郵件服務,可能造成民眾個資外洩。中華民國國家資訊基本建設產業發展協進會執行長吳國維說,台商到中國發展,只要危害中國政權安全,就可能立刻被撤銷執照,這個風險在服貿協議中必須要考慮到台商投資權益。台灣數位文化協會理事長商台玉認為,重點是台灣根本沒有網路產業政策,而不是服貿協議不對等,因為網路的競爭是全球,不是只有中國,很多大型網路公司不是中國公司而是國際公司,就像新浪已經有新浪台灣,但台灣人為何對它沒有感受?因為沒有依賴,新浪也不把台灣當成重要市場,「如果有一天它要做,就會來做了,簽不簽沒有太大意義!」
資料來源:蘋果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