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當局在周二晚間處死了五名死囚引起了人權團體的批評質疑,他們說馬英九政府是以執行死刑移轉服貿及核四等焦點,法務部則否認槍決有政治動機。由國際特赦台灣分會、台灣人權促進會與台北律師公會等合組的台灣廢死刑推動聯盟說,馬英九政府從2010年恢復執行死刑以來,歷次執行都「恰巧」遭逢馬政府聲望重挫危機該聯盟列出的一系列「恰巧」包括了2010年恢復執行死刑時,當時台灣社會正因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爭議而引起民間反彈。這是法務部長羅瑩雪去年上任後執行的第一批死刑槍決,法務部除否認這波執行死刑有政治動機,並說其執行前依審核死刑案件執行要點極為慎重嚴密審查。歐盟自2010年以來在台灣每次執行死執後都呼籲台當局暫停執行,台法務部針對其本次槍決死囚則說其符合聯合國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以及保障死刑犯人權之保證條款的條件。兩岸互助首例這次被槍決的杜明郎與杜明雄兄弟,是台灣首次有因兩岸司法互助,以中國警方取證被定罪而遭槍決者。杜姓兄弟是因一起中國大陸強盜殺人案件而被判死刑,該案一審時曾被法官判無罪,但其後高等法院的審判中以中國警方的取證判其死刑。廢死聯盟說杜姓兄弟的案件被認為可能是冤案,且涉及兩岸的「黑箱」司法互助,該案是冤獄平反協會正在審查中的案件。海基海協兩會在2009年簽定的兩岸司法互助協議,之所以被其稱為黑箱,是因其相關立法眼下仍被列為立法院待審法案清單,但馬英九政府數年前已通知北京生效。台灣民間的兩岸協議監督聯盟在杜姓兄弟一案中指出,判其死刑的台灣最高法院法官稱「大陸1996年刑事訴訟法作大幅度修正,對訴訟之公正性與人權保障已有顯著進步,故該地區之法治環境及刑事訴訟制度,已有可資信賴之水平」。兩岸協議監督聯盟說這樣的判決說法,「艾未未與劉曉波看了會哭」。贊成死刑法務部針對廢除死刑一事說,死刑的存在與國家政治、社會、歷史、文化等複雜因素有關,目前台灣民眾仍有七至八成贊成維持死刑。贊成維持死刑者包括像佛光山星雲法師等意見領袖,星雲說廢除死刑在佛教的因果法則上無法成立。而根據台灣中正大學定期所作的一項調查,台灣民眾完全不贊成廢死加上不贊成廢死,但可接受配套下廢死者介於七成至九成間,其今年一月的數據是贊成死刑者達79.7%。台灣的死刑判決是由法官與檢察官決定,中正大學今年一月作的調查顯示,台灣民眾不相信法官公平公正者佔81.2% ,不相信檢察官公平公正者則佔76.7%。台灣民眾一方面不相信司法公正,一方面又反對廢除在其認為不公正司法下被判決的死刑,有法律學者指出人們對此一議題存在矛盾。(責編:李莉)資料來源:bbc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