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15日電)本月17日是「國際反恐同」日,教育部要求各級學校,加強宣導防治性霸凌,消除性別歧視。性別歧視不只在於男女之間,包括娘娘腔、男人婆等針對性別特質的歧視言語,以及對各種性傾向的恐懼和貶抑,都符合「性別平等法」中性霸凌的定義。「性別平等法」中明訂性霸凌指「透過語言、肢體或其他暴力對於他人之性別特徵、性別氣質、性傾向、性別認同,進行貶抑、攻擊或威脅之行為且非屬性騷擾者。」教育部要求各級學校,加強性別教育,並培養相互尊重、相助的能力,遇到性霸凌情況,要勇於發揮道德勇氣。同志人權法案遊說聯盟(同盟)將於本月17日「國際反恐同日」在台北市凱達格蘭大道,聳立一百座「因恐同而死」的國際人士墓碑,希望喚起社會重視同志權益。同盟希望藉由國際反恐同日活動,讓朝野盡快審議婚姻平權法案,讓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個同性戀婚姻合法化的國家。資料來源: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