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會台北海外和平服務團 TOPS 專案秘書王詩菱與中華民國基督教女青年會(YWCA)李萍秘書長共同代表台灣海外援助發展聯盟(Taiwan AID),赴日內瓦參與國際志願服務機構協會(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Voluntary Agencies, ICVA)年會,為台灣 NGOs 拓展國際參與和學習的機會。ICVA 成立於 1962 年,為世界各國從事人道工作之非政府組織所組成的聯盟,並且為非政府組織與其他國際人道工作行為者的合作交流平台,旨在透過對話與合作來完善國際人道援助行動的原則並改善其效能,使世界各地人道危機中的受害者能夠更有效地獲得保護與協助。其成員包括已開發國家與開發中國家的 NGOs,並且與各大與國際人道工作相關的國際組織、各國政府單位以及私部門也有相當程度的互動與結合。另外,基於 ICVA 係國際人權人道援助社群間唯一認定之全球性聯盟,聯合國難民署(UNHCR)每年在 6 月 20 日「世界難民日」(World Refugee Day)前夕召開的 NGO 年度諮詢會議均委由 ICVA 籌辦,參加資格亦以 ICVA 會員組織為限。本次年會,繼去年以「創新」為主題的討論後,今年根據去年與會者的討論方向進行延續,以「資金籌募」作為會議主軸。Development Initiatives 執行理事 Judith Randel 在專題演講中表示,國際人道行動所面臨的環境愈來愈複雜,我們必須更加深入地認識與剖析援助的對象、族群,而不能只是討論其需求,否則往往落入由援助組織來定義當地需求的窠臼。長期的貧窮與這群貧窮者在人道危機當中的弱勢處境高度相關,甚至與一國的經濟成長及繁榮同時存在,不單單指是所謂「貧窮國家」的問題。參與人道工作的行為者愈來愈加多元,包括政府、私部門與公民社會;政府方面,除了傳統的歐美捐助國以外,土耳其等國家近年也開始扮演人道服務的提供者,而各國政府對於其捐助將採取何種導向,都各有其選擇。資訊與科技的快速發展也大幅改變人道工作的樣貌。面對這些變化,NGO 夥伴們必須不斷反問自身,在不斷變遷的世局當中,國際人道援助工作是否與時並進。此行在我國駐日內瓦辦事處同仁的安排下,也拜會了 International Service for Human Rights 主席 Philip Lynch、Geneva for Human Rights 主席 Adrien-Claude Zoller,以及紅十字國際委員會員工培訓與發展主任 Daniel Glinz,分別針對人權倡議以及人權工作者和人道救援工作者的人才培力交換意見,成果豐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