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為提倡女性教育遭槍擊的諾貝爾和平獎最年輕得主馬拉拉,前天度過18歲生日。在成年的這天,她實現理想,在黎巴嫩邊境為敘利亞難民開設女子學校。馬拉拉痛陳國際社會長期忽視敘國難民,批評全球領袖「辜負敘利亞兒童」,疾呼各國投資「買書而非買彈藥」。由馬拉拉基金會出資成立的「馬拉拉女子學校」,位在黎巴嫩貝卡谷地的敘利亞難民營,可讓200名14至18歲少女接受教育與技能訓練。馬拉拉(Malala Yousafzai)前天到當地探訪難民營孩童,對於和「勇敢與啟發人心的敘利亞少女」一起慶生表示榮幸,她說,全球有2800萬名因戰亂失學的孩童,「支持他們我們責無旁貸」。
遇襲康復長居倫敦
馬拉拉說,敘國內戰導致全球數十年來最嚴重的難民危機,失學孩童受苦最深,呼籲全球領袖重視並投資難民兒童的教育,「否則將出現失落的一代」。馬拉拉自11歲起隨父親在家鄉巴基斯坦提倡女性受教權,15歲遭激進組織「神學士」槍擊命危,經多國醫療專家協助後奇蹟復元,目前長居英國倫敦。
拒難民入境「可恥」
人口僅400萬的黎巴嫩,自敘利亞內戰爆發逾4年來,已湧入120萬敘國難民,其中約50萬為學齡兒童,僅2成接受正規教育。聯合國統計,至今年底,湧入周邊國家的敘國難民將達427萬人;馬拉拉說,遭鄰國拒絕入境的敘國難民越來越多,「很不人道、很可恥」。
資料來源:2015.7.14蘋果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