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馬英九上午出席2015年世界人權日紀念活動「人權之光、永續傳承」中致詞時表示,在世界人權日舉辦此活動,要對受難者表達我們的歉意。希望未來這類的事情永遠不會再發生,永遠保障國民的人權,保障他們自由生活的大環境。
馬英九在致詞時表示,今天是世界人權日,也是聯合國在1966年制定了《經濟、社會、及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及《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目的在進一步闡明並執行宣言所揭示的各項人權精神。過去「人」從來不是國際法的主體,在這兩公約的制定下,「人」已是國際法的主體,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分水嶺。
馬英九說,他上任後即積權推動兩公約,並在2009年簽署二公約及施行法,並成為國內法的一部份。由於我們不是聯合國的會員國,因此在簽署後將文件送交聯合會大會即被退回,但這不影響二公約卻已成為國內法的標準。
馬英九指出,國家暴力在很多情況是會發生,尤其是戰爭,要想永久消彌國家暴力就是致力和平,因此他在上任後也致力兩岸和平。
馬英九強調,面對歷史應該就事論是,面對家屬應將心比心,我們20年來坦然面對二二八、白色恐怖事件,從認錯、道歉、賠償、建碑,用最誠懇的態度來撫平歷史的傷痕,讓受難者家屬從紀念館、紀念場中得到安慰,另外,對於受難者的文字、影像也可以上網,在網路上作永久的保存,也可以讓民眾上網了解受難者的遭遇。
資料來源:2015.12.10蘋果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