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子化造成中、小學減班,許多縣市政府為了避免日後教師人數超額,近年教師遇缺不補,改聘代理、代課教師。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指出,許多學校聘用代理教師時,每年只給10個月聘期、發10個月薪水,其實大部份代理教師來年還會續聘,卻讓他們一到暑假就失業,還有學校在暑假叫他們回去工作。全教總要求,學校應給代理教師完整1年聘期及薪資。
全教總理事長張旭政指出,目前全國估計有1萬5000名代理教師,校方明白告知聘期跳過暑假,許多人一到暑假就「假性失業」;正式教師每年可領12個月薪水、1.5個月年終獎金,共計13.5個月,代理教師每年只有10個月薪水、年終獎金依比率折算為1.25個月,共計11.25個月。全教總推測,縣市政府從學校調動教師到教育局處辦公,或是推動某些政策需要人力,但沒有額外經費,所以就用這種方式省錢填補。
全教總文宣部主任羅德水說,代理教師每年比正式教師約少領10萬元,而且還不能依年資晉升薪級,長久下來少領更多;他認為代理教師的「非典型勞動」條件惡劣,會影響教學品質。
陳姓代理教師說,她在台中市的國小有15年代理經歷,目前在同一學校8年,她認為「暑假2個月沒有薪水,是最不公平的。」她說,代理教師應該是1年1聘,教育部有撥7、8月的薪水到縣市政府,卻沒有發給他們,只有暑假2個月也很難去外面兼職。她說,代理教師一樣擔負教師所有的責任,學士學歷的教師起薪約大學4萬3000多元,15年資歷可以升到6萬多元,但他們不行;就算暑假陪學生返校,學校立場也只能說「感謝老師,但沒有薪水」。
教育部統計,上個學年度全國共有2萬335名代理教師,其中國小1萬1057人、國中4648人。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副署長許麗娟指出,教育部推動「合理教師員額編制」政策,本學年度補助各縣市政府聘請3530名代理教師,其他的代理教師是地方政府自行聘任;教育部補助的代理教師平均年薪65萬,換算月薪約4萬8000元,各縣市政府依支出核銷,第1期款項已經撥付。
許麗娟指出,依《中小學兼任代課及代理教師聘任辦法》,聘請代理、代課教師授權地方政府決定,應該要符合教學現場需求,有些縣市政府每年付10個月薪資,有些付11個月,也有些付12個月,教育部希望引導縣市政府朝向發放完整年薪。

資料來源:2016.11.1蘋果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