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滿《高教創新轉型條例》草案尚未通過,卻已有各大學陸續推出高價國際學程、成立控股公司等,反教育商品化聯盟與其他教團等今天在教育部外抗議,質疑「大學變學店」,教育部回應,表示各校試辦計畫都是現行法規允許,而高教創轉草案已被退回,將重新檢視調整。反教盟、台灣大學工會、台灣高等教育產業工會、大學法改革陣線、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台灣私立學校教育產業工會等一起聯名,並派代表今天上午到教育部門口,質疑教育部鬆綁大學管制,忽視未來大學退場危機,讓大學可以開公司、變企業,推高價國際專班搶錢。
反教盟代表賴沛蓮說,教育部推的高教創新轉型條例還沒通過,卻有各校已經偷跑,如台灣大學開辦國際學士學位專班,一年學費63萬元,就是教育商品化例子,認為高價並不代表好品質,而成功大學成立控股公司,以校務基金、政府補助等去賺錢,然而利潤分配不均,將來公司財報也不透明,營運不佳後,虧損更是否轉嫁師生?
而教團也質疑轉型退場,高教工會組織部主任林柏儀說,私校退場後,土地、建物要回歸公有,但曾曝光的高教創轉草案,卻以轉型名義,讓私校董事會可以把校產「左手捐右手」,無法讓學生學雜費、政府補助的資產回歸公共化。
台灣私立學校教育產業工會理事長郭應哲也表示,高教創轉條例朝向大學市場化、自由化,但自由市場與商品的特性是降低成本、利潤極大化,但與教育的本質矛盾,高教轉型與退場是必然,而政府不能放棄公共化治理的責任。
教團最後在教育部門口高喊:「高教變投機、創轉當博弈」、「大學開企業、學權變不見」等,要求教育部暫停草案,面對創轉爭議、大學退場危機等議題,要求教育部撤回各校創新計劃、重新研議高教創轉條例,增加落實教育公共化。
最後,教育部技職司專門委員張䕒育出面接受師生陳情,她說,目前各校的試辦計畫,都符合現行法規。另,今年政黨輪替後,行政院已在6月退回高教創新轉型條例;現在正重新檢視條例,把「創新」與「轉型」分開,轉型部分將站在維護學生、老師相關權益,並強化私校品質;至於創新部分,則不會另訂新條例,而是從現行法令檢視盤點及調整。草案送交行政院後,後續也將依照法制作業,召開公聽會等廣納社會意見後,再後續辦理。

資料來源:2016.11.9自由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