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enerator: eWebEditor */
p.MsoNormal, li.MsoNormal, div.MsoNormal {margin:0cm;margin-bottom:.0001pt;font-size:12.0pt;font-family:Calibri;}
div.Section1 {page:Section1;}

司法首長對本會人權指標調查報告的重視與自我期許
蘇友辰理事長
    本會2011年人權指標調查報告於去年12月2日發表之後,引起中央政府機關相關部會的重視,特別是在名譽理事長李永然指導之下,指標發表方式有所調整,即先以記者會呈現勞動、司法、經濟三項重點指標,並事先將調查報告送交相關單位預覽,促請機關推派代表到場就報告內容提出回應,而非臨時發卷抽考,讓人措手不及。當天司法院即派兩位法官列席,並就司法人權指標評論人陳榮傳教授的結語所顯示的意義表示肯定;另法務部矯正署、行政院環保署也派代表與會,就相關主管業務涉及指標評估結果作出回應,均顯示他們的重視與用心;而本會名譽理事長許文彬國策顧問對司法院、法務部各項改革多所肯定;另名譽理事長柴松林教授亦到場就經濟、勞動人權的退步有所批判,媒體均有為文報導,有別於往年的社會冷感,本會還要自費刊登廣告宣傳,在追求效度與信度提升的目標上,總算有點回春跡象,確值得欣慰。
       更值得一提的是,司法院賴浩敏院長在去年12月20日應邀在中樞慶祝行憲暨總統府月會中,以「人權的啟蒙者、民主的鞏固者、法治的捍衛者-司法在我國行憲過程中扮演的角色」為題,進行專案報告,在結語時就最近人民對司法改革的滿意度特別指出:「另中華人權協會所作之2011年臺灣人權指標調查報告結果也顯示,民眾對司法人權的保障抱持正面評價的比率,和前兩年相比,已在不斷進步中;抱持負面評價的民眾,也大幅下降;無反應的比例也已降低。由此可見民眾對於司法人權的敏感度已經提高,對司法人權的整體觀感,持正面評價的已多過負面評價」。
 此外,去年12月30日歲末,賴院長在第1575期〈司法周刊〉發表一篇題為:「給全國法官的一封信」中也再重複表示:「社團法人中華人權協會所作之2011年臺灣人權指標調查報告結果顯示,民眾對司法人權的保障抱持正面評價的比率,和前兩年相比,在不斷進步中;抱持負面評價的民眾,大幅下降,無反應的比例也已降低。從而歸納出民眾對於司法人權的敏感度已經提高,對司法人權的整體觀感,持正面評價的已多過負面評價的結論。要言之,就整體司法表現而言,今年確實展現出進步的成績;浩敏在此要對各位的努力與辛勤,表達由衷的肯定和感謝。」
 由上所見,司法首長重視本會人權指標調查結果所彰顯令人鼓舞的信息,並引為勉勵及安慰全國法官辛苦的憑據,均值得告慰整個研究團隊。不過,去年人權調查報告仍有一些缺失,包括統計表重複張貼使用,文字校對未能精確等,仍有待檢討改進。此外,也因為針對司法人權指標問卷題目部分,個人堅持增列13題(2009年以前25題、2011年為38題)能夠與時俱進,適時反應人民對法令之增修及人權政策落實的觀感,而不抱殘守缺,一成不變,否則指標就如同一潭枯水,引不起官方與社會各界重視,最後束之高閣,至為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