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政府變成茶杯,就只剩下茶杯風暴
南方朔
西方諺語有「茶杯裡的風暴」(Storm in a teacup )之說。這句話可以做很多解釋,它可以指小題大做,吵一陣子就無影無蹤;也可以指一個政府有其格局的限制,許多問題吵翻了天,但吵得再大聲,還是沒用,只是一場徒勞。當一個政府已變成了一個茶杯,一切的問題就注定是「茶杯裡的風暴」。
台灣這種「茶杯裡的風暴」多矣。過去長期以來每隔一陣子,一定會有蚵仔被汙染,魚類被汙染或某種食物出問題的消息;每隔一陣子也一定會有香蕉、柑橘過剩,農民慘兮兮的新聞。這種事情的發生,如果政府有能,有關食物汙染、檢驗管制、農產運銷早已建立起一套體系,但在我們社會這種事情每次都是一場茶杯風暴,民間和媒體吵成一團,政府官員則一場場做秀。蚵仔被汙染就來次吃蚵仔秀,水果過剩大官就來幾次買水果秀,以示照顧農民,接下來就是部隊猛買、阿兵哥猛吃,吃到大家冒胃酸。於是問題就稀里糊塗成為過去。但問題的癥結解決了嗎?當然沒有,一切只不過是場茶杯風暴!當政府已變成茶杯,台灣的所有問題自然都成了茶杯風暴。
最近台灣重大爭議不斷,它都是至關重要的大問題,但在我們社會,這些問題卻注定以茶杯風暴收場。
就以牛豬鴨鵝問題而論,這次乃是台灣澈底重建食品檢驗管控,食品衛生研究,以及飼養管理等制度的重大契機,但我們政府會在這些問題上做澈底的改革嗎?肯定不會。等拖過美牛問題,一切就恢復原樣,這陣子的吵鬧也就成了過眼雲煙的茶杯風暴。
再以這兩天的「一國兩區」和林毅夫返台爭論而言,這兩個問題都涉及台灣的身分及狀態。國民黨政府自從一九四九年以來,就是個內戰下的偏安政府,任何人都知道這種偏安不可能永遠。而馬政府在玩弄的就是企圖永遠偏安,但實質則仍是內戰心態的遊戲。他既要討大陸歡心,又要討台灣人民歡心,這種操弄的空間其實已日益狹窄。林毅夫不能回台,所曝露的就是馬政府的內戰心態,而「一國兩區」就是唬弄各方的遊戲。中國古代,偏安政權已沒有了實力,只想玩弄權謀遊戲,這種權謀很快就黔驢技窮。中國南京偏安仍在搞權謀,元朝大將伯顏到後來即公開斥責曰「宋人無信」。這大概也是國民黨政府今日的處境。「一國兩區」和林毅夫返台的風暴,已暴露出馬政府表面唬弄各方,實質上仍是在搞內戰的黔驢技窮,馬政府會誠實的面對兩岸問題嗎?當然不會,因此,無論「一國兩區」或林毅夫返台的風波,注定吵一陣子,就被繼續混過去,只是「茶杯風暴」一場。
再以陳水扁保外就醫及特赦風波為例。打從扁案發生起,它就應是個嚴肅課題。曾擔任過國家領導人的人物,他們的羈押、審判及服刑,應當如何處理?對這種人特別處理不是特權,而是對國家領導人的這種身分的尊敬。
但自從扁案發生以來,台灣藍綠對立急遽升高,國民黨的道德法西斯立即抬頭,如果有人敢主張不同處理,一定被罵到臭頭;而且國民黨的統治者也一直把扁案當提款機,它們聯合炒作下,國家元首犯罪如何處理的嚴肅問題已沒有了合理討論的空間。扁案及扁家人完全被道德法西斯的氣氛所籠罩。扁案正發生時,我曾批扁不遺餘力,但連我都覺得對阿扁的羈押及服刑處理有欠妥當,相信一定有更多人氣憤不平。但這有什麼用,這次阿扁由於身心出狀況,有人主張保外就醫,有人認為應移監和恢復若干禮遇,甚至特赦,但這種可以合理討論的問題立即被道德法西斯冷嘲熱諷或攻擊,很值得合理討論的問題,最後只淪為茶杯風暴一場。
人類的許多進步都是由合理討論而來,最悲哀的是,如果一個政府及社會自己變成了茶杯,所有的問題就會成為茶杯裡的風暴。講也白講,吵也白吵,台灣就是個茶杯!
※ 本文轉載自2012/03/27 自由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