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近幾年感染愛滋病者比率節節上升,94年已突破萬人,一般民眾對於愛滋病患者仍有很大的恐懼與歧視,例如多年前「澎湖愛滋病童」造成校園教師及家長恐慌與排斥,以及日前文山區某國小學童愛滋感染者「家家」上學違法事件,因此相關團體提出對於愛滋感染者人權、隱私、法律及社會接納等問題,希望政府能正視、社會大眾也能對於愛滋病能有正確認識。中途之家謝修女表示,除了藥物、醫療照護、及尋求社會支持外,愛滋患者的人權更應受到重視,她舉出,去年衛生署實行愛滋病篩檢工作,27名感染愛滋病的孕婦中,就有7名是外籍新娘,但是卻面臨被驅逐出境的境遇。台大醫院主治醫師盛望徽也說明,愛滋傳染主要途徑是經由性交、血液等傳染,一般接觸並不會得到愛滋病。民眾應對愛滋病多些了解,對於愛滋病患多些關懷與接納,不要讓他們成為社會黑暗角落的一群。
中國人權協會理事長李永然律師指出,一般民眾對於愛滋病患總是心生排斥,避之為恐不及,使得愛滋病患者必須長期忍受異樣歧視眼光,成為社會中孤立的一群人,他們的隱私及權益常受到很大的侵害,其實醫學上也證明愛滋病的傳染途徑是由性交及血液等傳染,社會大眾應該正確認識愛滋病,並對患者多些關懷與尊重,他們的人權是不應該因為得病而受到侵害的。另外,愛滋病患者涉案入監執行亦應集中處置,俾便監所人員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