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暴、性侵案件開庭時,雖法律規定可對受害者採隔離訊問,但往往因是首次上法庭,受害人備感壓力、情緒緊張,而影響作證品質。
台北市政府社會局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中心日前公開創新設計的「法庭模型」與編印的「應訊小撇步」,模型配置分別參酌台北、士林地院的刑事法庭及隔離庭、新店少年法庭調查庭、台北地檢署溫馨談話室等,模型內有法官、檢查官、律師、嫌犯、被害人、家屬、社工員、旁聽民眾、電視機等可愛公仔。未來社工員可利用此模型,在不涉及具體案件的前提下,讓受害者先熟悉法庭環境、角色功能、應訊流程、交叉詰問等情境,以降低受害人出庭焦慮、增強陳述能力及提高作證品質。
性侵害防治中心保護組長王春梅表示,製作模型的靈感來自1年前北院法官蔡守訓審理一起女童遭亂倫性侵案時採取的貼心作法,開庭前先淨空法庭,帶著被害女童熟悉法庭環境,以減輕其恐懼。再加上出國考察時發現加拿大已對類似案件採取這樣人性化的方式,故決定研製模型,協助被害人面對司法審理。
(資料來源:2008年5月7日自由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