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四川震災後的重建之路無比漫長,來自台灣的援助毫不吝嗇,除了金錢的捐贈外,更難得的是我國專家學者及慈濟志工,帶著一顆顆無私奉獻的心親臨現場,照料災民的基本生活需求與心理輔導,更協助學校、房舍的重建,極力為災民營造一個健康、安全的生活環境。
雅安市委副書記長張錦明表示,震後面對的盡是斷垣殘壁,當局真不知該從何處著手,不久後,突然來了一群台灣教授,領軍的是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所長夏鑄九,在「台灣支援四川災後重建行動聯盟」的運作下,主動承擔起雅安四所學校的重建工作,從設計、募款都由該聯盟一手包辦。張錦明說,最令他印象深刻的是,往往出錢的人總是財大氣粗,但這群台灣教授們不會,個個謙虛有禮,他們在進行校舍設計時,多次與當地人們協商、溝通意見,考慮到居民的心情,讓受捐者有備受尊重的感覺,而「心理」正是重建工作最需要關照的一環,「台灣人給我的感覺實在太好了」。
重創之後的災後重建注入人文關懷時,會引得人們更「知恩惜福」,會重新思考教育理念與方式,在校舍建好之後,對學生的教育或許將不再只有學業成績的追逐,品格教育、生命教育等可能也將佔有一席之地。
(資料來源:2008年9月12日中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