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生物資料庫」主要是建立本土常見慢性疾病大規模世代研究所需大型生物資料庫,透過基因研究了解國人常見疾病的致病因素與成因,藉以擬定預防與治療方針,降低醫療成本,最終目標是採集20萬民眾的血液樣本,來進行基因分析。
但該計畫自推動以來,不斷受到社會科學、法律學者與人權團體抨擊,認為國內法規尚未完備,此計畫恐嚴重侵犯國人隱私,甚至造成特定族群被貼上標記。
中研院倫理委員會日前聽取「台灣生物資料庫」研究團隊說明可行性研究計畫執行過程,投票結果為贊成11票、反對7票,未獲共識,但研究倫理委員會召集人陳錦煌仍裁示通過在雲嘉南地區採集血液樣本,遭其他委員抨擊強渡關山、充斥利益衝突與違反程序正義。
「台灣生物資料庫」醫學遺傳組計畫主持人兼中研院生物醫學研究所研究員沈志陽調,尊重倫理治理委員會的決議,針對爭議部分則不便評論,並對社會大眾承諾,在計畫涉及的民眾隱私與社會倫理、法律問題的疑慮未釐清及達成共識前,研究團隊絕不會做血液DNA分析,也不會參與民眾個人資料庫連結至戶役政或健保等政府資料庫,做出任何可能違反個人隱私的舉動。
(資料來源:2009年5月7日中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