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政府暫停遣返3000多名去年因緬甸內戰逃出的克倫(Karen)族難民,泰緬邊界難民問題再度浮上檯面,由於緬甸軍政府可能為了大選繼續清剿武裝團體,恐怕會出現新一波難民潮。
美索(Mae Sot)位於泰緬邊界,是泰國來興省(Tak)的一個小鎮,25 年前許多國際非政府組織就到這裡提供人道援助,其中也包括來自台灣的組織「台北海外和平服務團(TOPS)」。
根據泰緬邊境聯合會(TBBC)2009年底統計,泰緬邊界緬甸難民人數超過13萬人,由於緬甸內部政治經濟情勢沒有改善,難民人數可能還會增加,有人甚至大膽預估,如果情況嚴重,不排除會有出現近10萬的難民潮,密蘇特的國際非政府組織只能預作各種可能的準備。
泰國政府最近在國際壓力下停止遣返3000多名克倫難民返緬甸,正凸顯緬甸政治衝突的問題。去年6月,親政府的民主克倫佛教軍(DKBA)及反政府的克倫民族聯盟(KNU)兩軍交戰,迫使這批村民逃離家園,逃到來興省境內距離美索不遠的地區。
緬甸軍政府清剿或鎮壓少數民族武裝或非武裝團體引發的緊張情勢,今年大選前後可能更加白熱化,一旦內戰爆發,為躲避戰爭的新一波難民就會再跨越邊境湧入泰國。
總部在美索的緬甸夥伴組織(Burma Partnership)副協調人索翁(Soe Aung)告訴中央社記者說,隨著選舉迫近,緬甸軍事執政團與少數民族間的衝突會越來越多,預期會有更多難民或移民工人逃到泰國。
索翁表示,緬甸軍事執政團已試圖壓制那些拒絕收編為邊防部隊且簽署停火協議的少數民族團體,果敢族去年就與緬甸軍政府爆發內戰,3萬7000多難民湧入中國境內,最近面臨遣返壓力的3000多名克倫族難民,也是因為內戰逃離緬甸,顯然在當前軍政府政策下,恐怕會有更多難民逃到泰國。
過去25年來,由於緬甸政經狀況沒有改變,越境跑到美索的難民人數只有增加、不見減少,到泰國打工的移民勞工人數也相當多。為難民、移工、跨境到泰國的緬甸人免費醫療的梅道診所,一年看診人次高達15萬,登記的病歷人數有8萬人。
梅道診所創辦醫生辛西雅(Cynthia Maung)說,梅道診所的病人主要有3大類,包括難民營的難民、移民工人以及沒有身分證明文件的緬甸人,有些移工雖然被視為經濟移民,實際上許多人沒有身分文件而被迫離家,1999年之後因軍事行動擴及少數民族地區,讓這種情況更為嚴重。辛西雅說,過去十年來,被迫離家的緬甸人數不斷成長,梅道診所也因病人不斷增加而得擴大成長。
她有感而發地表示,除非緬甸軍政府停止在少數民族地區擴展武裝部隊,或在緬甸內部停止發展軍事武力,緬甸的難民問題才有可能改善。
回顧診所成立以來的艱辛與挑戰,讓辛西雅想到的第一件事是梅道診所與發展出來的社區組織還未通過登記立案,病人也幾乎沒有身分登記,由於病人只能來來去去,為他們進行的醫療、教育等都難以持續,但唯有依靠邊境的兩邊合作才可能達到最大成效。
資料來源:中央社2月10日報導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210/5/20em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