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參議院選舉,執政民主黨落敗,一般認為消費稅問題應是主因,但選民對此問題敏感的主要癥結,乃是歷經多年經濟停滯和所得差距擴大,日本社會所面臨愈來愈嚴重的貧窮問題。

日本厚生勞動省去年10月公布報告,日本貧窮率達15.7%,在經濟合作開發組織(OECD)30個會員國中排名第四,接近美國的17.1%,令日本人相當驚訝,因為日本人對美國社會的不平等問題向來抱持著鄙視又同情的眼光。日本幾乎每6個人中就有1人生活在貧窮線下,即是有2千萬的貧窮人口,日本政府依國際認可公式計算,將貧窮標準訂為四口之家年收入兩萬兩千美元(約台新幣70萬元)以下,相當日本中產階級家庭收入的一半。

專家指出,日本窮人有80%屬「窮忙族」,就是雖有工作,但收入微薄,難以享受足夠的生活安全保障。即使政府承諾提供清貧孩童生活補助、降低學費,但社工人員仍擔心,窮人家無力負擔其他開支,使得孩子在日本高度競爭的教育體系下,仍難與他人競爭,未來依然只能做低薪工作,陷入難以解脫的貧窮循環。

(資料來源:2010年7月13日自由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