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8日到20日,高雄桃源、那瑪夏、六龜,嘉義阿里山、屏東瑪家所累積雨量,都已經超過4百到6百毫米;其中以高雄市桃源區雨量到達6百毫米為最多。全台莫拉克重建進度最慢的桃源、那瑪夏再受重創,台20線南橫公路多處坍方,那瑪夏區瑪雅里、達卡努瓦里、南沙魯里部分的台21線「回到莫拉克災後狀態」。
甲仙工務段段長徐文義表示,目前台21線小林通往那瑪夏道路,在12公里處因楠梓仙溪水暴漲路基掏空,無法通行。那瑪夏區的瑪雅里、達卡努瓦里、南沙魯里3里之間若要進出,只能靠吊橋或產業道路,無法從台21線通往高雄市。若達卡努瓦要往高雄,一如莫拉克災後,要繞行通往嘉義的茶山產業道路或通往台南的179鄉道。
在桃源區部分,徐文義說,台20線南橫公路多處崩塌,鄰近荖濃溪河床路段因大雨沖刷,也是路基掏空。未來要搶修,必須等天氣放晴、荖濃溪河床水位下降,才能開始動工。但荖濃溪特性是淤積嚴重、大水退去速度慢,是否能在8月前搶通,目前仍不敢確定。
無水可喝 有家歸不得
桃源區公所附近的桃源一橋,也受到溪水暴漲沖毀影響,鋼便橋結構受損、橋面下陷,目前無法通行。甲仙工務段20日派員搶修,以修築溪底涵管便道的方式,預計最快能在21日完工。
在撤離行動部分,桃源區勤和里里長高正勇說,20日全勤和的部落族人都在勤和平台的避難屋,這也是避難屋完工以來首次動用,什麼時候可以回家,要看雨勢狀況。
高雄市被行政院原民會點名為全國莫拉克重建進度最緩慢之處,但此次降雨過後,各原鄉部落迅速啟動避難機制,平時族人也有儲備糧食清水,顯見部落防災意識增強。
來吉連外道路,往奮起湖方向可通行,但來吉內部的連絡道路有多處坍方。陳有福說,從18日到20日的雨勢是今年最大的雨勢,下雨時一如莫拉克,雨量又急又快,溪水暴增速度快速,部落族人無法撤離,都待在家中。
行政院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針對南橫公路桃源區問題,則表示「已經規劃好永久性路線」,目前下雨就沖毀的削山便道只是暫時性替代道路,但永久性路線的經費還在審議中,因莫拉克重建經費已經用罄,災區重建卻還有多處道路橋梁毀損尚未重建。
但永久性路線只規劃到桃源區公所位置,自區公所再往北的勤和、拉芙蘭、梅山等路段仍然隨時面臨天雨路斷威脅。原鄉部落族人生活與生計問題如何解決?是看修路經費多寡還是看老天臉色?「下大雨路就斷、喝囤積的瓶裝水,是山區原鄉族人的宿命。」族人無奈地說。
(資料來源:2011/07/21 台灣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