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地方法院今天起增設原住民族專業法庭,由專業法官審理涉及原住民案件,阿里山鄉鄒族人曾因在傳統獵場狩獵、扣留漢人蜂蜜遭判刑,引起族人抗議案例。達邦社及特富野社大頭目汪俊松、汪念月要求法院,尊重族人風俗傳統,並加強原住民法庭宣導。
原住民在司法體制居劣勢,包括法官不理解傳統文化習慣,現行法律與原住民傳統習慣衝突,常做出不利原住民判決。為保障原住民司法權益,避免誤判、錯判,司法院宣布今天起,嘉義地院等9所地方法院原住民專業法庭上路。
嘉義地院2起判決引發鄒族抗議,一是達邦社頭目汪傳發父子,發現陳姓漢人到部落採集蜂蜜,扣留陳姓漢人車上一桶蜂蜜,遭法院依搶奪罪判刑6個月、緩刑2年確定,汪傳發父子聲稱捍衛部落權益,未犯罪,法律扶助基金會協助聲請非常上訴。
另一起是4名族人為小米豐收祭,獵補長鬃山羊與山羌,涉嫌違反野生動物保育法與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被法官判刑3個月至1年不等,族人痛批法官不尊重原住民傳統獵場風俗。
「希望法院尊重我們風俗習慣,加強宣導!」特富野社大頭目汪念月說,鄒族有傳統獵場,用合法獵槍打獵常被警方取締,山老鼠盜伐林木嚴重,破壞國土保育,無法遏阻。達邦社大頭目汪俊松也說,部分法律與鄒族風俗習慣衝突,造成誤解,族人欠缺法律認識。
法官兼書記官長黃仁勇說,法院選派原住民專業法官講習,今天起檢警移送原住民案件,由專業法官審理,尊重原住民風俗,避免相同案件判決不一致,並會加強專業法庭宣導及諮詢服務。
(資料來源:2013/01/01 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