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nivu/Takiyu 台北市】2014-08-28
今年正值原住民族正名20周年,中華人權協會舉辦座談會,希望回顧原住民族運動的發展歷史,透過討論成為未來原住民人權調查的參考。
(中華人權協會理事長 李永然:我們過去曾經辦過原基法、土地等議題,這次拉到原住民族正名的議題,我們希望廣泛的公開作台讓各位及思廣義希望這些意見都能夠成為我們未來在人權調查上的意見。)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副教授 Awi Mona 賽德克族:國家在憲法中呈現原住民族這個意義,就是要給原住民存在的一個正當性阿那也可以彰顯出原住民在這個國家中的定位,而不是像過去我們統稱中華民族,原住民就是包含在中華民族,這樣是不對的,這樣只會弱化原住民族在這個國家中的角色。)
從1980年代的原運時期,爭取正名、自治和還我土地等議題,正名是第一步,爭取將山胞正名為原住民,進而有個人回復傳統姓名運動,座談會上邀請原視台長馬躍‧比吼也播放他所拍攝的紀錄片《請問蕃名》,他認為要落實原住民族人權的第一步就是正名,也象徵自覺的開始。
(原視台長 馬躍‧比吼 Pangcah:各個政府單位在處理恢復傳統姓名的態度上其實民眾都可以觀察,見記事欄這種事情我想現在應該還是有在上演發生的,但我們就是希望未來原住民族的名字可以用各族的書寫方式來,我想這個不會去影響原住民對於國家的認同或是阻礙。)
這部紀錄片在2005年所拍攝完畢,不過經過了將近十年的時間,片中族人在恢復傳統姓名所遇到的問題,包括回復傳統姓名,所有以中文名字的相關證件都必須更改,政府機關目前沒有單一窗口,必須自己到各機關辦理,也是讓族人卻步的主要原因,目前台南市政府除了護照必須到外交部辦理之外,其餘證件都已經提供首創單一窗口的服務,改善族人回復傳統姓名的意願,也期望各地方政府可以跟進提供更方便的處理模式。
新聞來源:原住民族電視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