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永然理事長(發表於11月17日「認識緬甸研討會」)

今年九月底,緬甸軍警血腥鎮壓由僧侶與民眾發起的和平示威活動,兇殘的鎮壓手段透過網路和媒體傳至世界各地,全球社會也因之驚訝且憤怒。關心緬甸和平發展的各國人士於九月份和10月份,主動地在布魯塞爾、柏林、日內瓦..以及亞洲曼谷東京等大城市,包含台北在內,紛紛發起聲援緬甸僧侶和抗議軍政府的集會遊行活動。

緬甸軍政府長期統治境內,並以高壓手段對付民主活動,而九月份的僧侶示威遊行,以及陸續國際社會的反應,皆表露出緬甸並非僅是內政事務,更是亞太區域和平議題,並且為全球人權發展的重要指標。

從九月緬甸局勢動盪後,國際社會各國官方反應步調並不一致,甚至聯合國安理會遲至10月初才得以發表正式譴責聲明,同時,聯合國特使甘巴里先生曾多次至緬甸斡旋,並至歐亞洲各國展開遊說工作等,便可窺見緬甸在國際戰略情勢下的錯綜複雜。

首先,在各國反應不一的簡要分析如下:
歐洲議會以絕對多數通過決議案,讚揚民主示威者並強烈譴責緬甸軍政府的暴行,接著,歐盟對軍政府高層實施旅遊禁令並凍結其在海外帳戶資金,預計將禁止進口緬甸的寶石、金屬和木材。即便歐盟的各項制裁並無法起太大做作用,原因是緬甸超過90%的貿易都是與亞洲鄰邦進行的,歐盟仍將持續關於緬甸人道援助工作的資源投入。

曾經以甘地先生所發起不合作運動創造出傲人民主成績的印度,雖然面對外界的壓力,卻似乎不願放棄與緬甸軍政府合作,爭取緬甸境內天然資源的開發甚至軍備出口的利益,因此僅是發表措辭謹慎的呼籲軍政府進行政治改革。

雖然東協國家長期來支持緬甸民主化,並積極關注緬甸和平發展進程。不過,依舊沒有較積極的介入作為,原因自然是東協內部過去皆針對要如何處理緬甸議題進行辯論,需不需要干預且如何干預等討論,由於東協會員國[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與緬甸有經貿往來,一般預料始終難以取得共識。

緬甸、蘇丹、朝鮮都是在世界受到孤立,但皆為與中國保持密切關係的國家。對於領土與緬甸接壤中國來說,長期與軍正府保持良好關係,不但有利於中國在南亞投資、兩國貿易往來、緬甸自然資源的取得,以及為中國的西南邊提供戰略保障。中國和緬甸從地緣政治、經濟貿易等角度考慮,積極發展雙邊關係皆符合各自的利益。

對於這次爆發的緬甸動盪,中國最初以堅持不干涉他國內政的外交原則,不願作出強烈的發表,可是隨著緬甸局勢惡化與國際介入情勢,北京政府開始要求緬甸軍政府保持克制,不僅和俄羅斯同意聯合國安理會措辭較和緩的譴責軍政府聲明,並且協助甘巴里特使順利前往緬甸斡旋與軍政府高層會談。

此外,美國除了譴責軍政府暴行並呼籲進行民主改革,並對於緬甸採取進一步經濟制裁的干預行動,並鼓勵其他國家也作出類似的制裁行動,不過,美國單方面的制裁行動雖可達到孤立施壓軍政之目的,但卻也中斷與軍政府對話溝通的機會,並可能造成緬甸民間社會的問題更加惡化。

日本為緬甸的最大捐助國,多年來向緬甸提供了數百萬美元的經濟技術和人道援助,日本雖同樣譴責軍政府鎮壓行動,但仍然計劃提供能讓緬甸民眾直接受惠的援助計劃,並未支持美國發起的經濟制裁行動。

為了說服緬甸統治高層接納真正的和平改革路線,並且與民主派人士即刻展開對話。聯合國特使甘巴里先生在緬甸鎮壓行動後,日前先至亞洲各國溝通之旅後再度前往緬甸,雖然並未能與軍政府領導人丹瑞會晤,但仍受到新任總理登盛的接待,並會見了反對派領袖-翁山蘇姬,且代為發表一份為了人民利益願意同軍政府展開對話的聲明。此後不久,翁山三年多來首次獲准與她的全國民主聯盟高層成員會面。

由一連串的發展,看來國際社會對緬甸的施壓可能正在發揮作用,無疑也是全球民主運動人士努力的最好回報。軍政府和所有黨派對話的展開,是邁向緬甸結束軍人統治還權於民目標的第一步,但是,曾不守信用的軍政府,仍然牢牢地控制著緬甸,還未曾透露出拱手讓出政權的意圖。

無論是國際社會各國的行動不一,還是緬甸內部各民族的意見分歧,以及軍方統治者的真正意圖不明,皆使得緬甸人民所渴望已久的和平能否真正到來,仍然是充滿許多疑問的。

雖說如此,最後願將引用一段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的聲明談話,為我們的鄰邦緬甸人民共同祈福。

“緬甸應朝著取得全國和解、民主和完全尊重人權的方向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