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年國教實施計畫草案出爐後,家長團體認為,雖然有七成免試入學,但是有三成是特色招生,要甄選或考試才能入學,根本是假免試。對此,教育部長吳清基表示,九年國教是「有教無類」,十二年國教則必須「因材施教」,因為有高中職、五專等各種學制,如果全部免試就不符分流目標,外界對十二年國教的誤解是因為用九年國教的思維來解讀。
教育部長吳清基表示,九年國教與十二年國教是不同的,九年國教是單一型態義務教育,加上國中小密度集中,可用學區戶籍來分發,不過十二年國教是基本教育,以免學費、非強迫、非義務性及免試為主,涉及高中職、五專的分流,必須讓學生適性發展,高中職的設立也不是每個鄉鎮都有,很難用戶籍所在地分發,兩者相同的地方是一種免學費、希望朝免試方向,減輕學生升學壓力而設計。外界認為十二年國教是假免試,是因為用九年國教的思維來解讀,但十二年國教必須「因材施教」,不像九年國教是「有教無類」,如果要全部免試有困難,也和十二年國教依學生性向分流的辦學目標不符。
吳清基部長強調,教育部將舉辦公聽會,徵詢各界意見,十二年國教實施草案原訂6月底前敲定,考慮各界觀點,可再延長討論後再定案,但十二年國教一定會在103學年度上路,不會跳票。
(資料來源:2011/05/25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