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無遠弗屆,發生在虛擬線上的霸凌事件,需要政府與師長的更多關注。兒福聯盟調查發現,約一成二的孩子是網路霸凌的受害者。另需注意的是,近兩成孩子曾經匿名在網路上批評或罵人,更有多達四成曾在批評人的文章或臉書上留言、按「讚」,兒盟憂心說,這些行為將助長網路霸凌。
兒福聯盟昨日公布「二○一二年台灣網路霸凌現象調查報告」,該調查係針對一千五百多位、十到十八歲的網路使用者進行網路問卷調查。
兒盟指出,校園霸凌事件曾喧騰一時,在各界關注及政府的重視之下,去年國小四至六年級霸凌比率自一成降至七%,但難以管控的網路霸凌、甚至是新興的「隨手照、隨手傳」醜聞的手機霸凌,讓孩子們很容易就接觸到辱罵、攻擊等負面訊息。
才就讀小學五年級的小婷(化名)昨出席兒盟記者會,她提到,曾受邀加入朋友在臉書成立的社團頁面,卻看到有社團成員在上面PO文,討論想揍扁某個人,她看了覺得傻眼,不打算回應。
兒盟的調查發現,近兩成孩子曾經匿名在網路上批評或罵別人;四成孩子曾在一些批評人的文章按過「讚」或回覆留言。
值得注意的是,現實生活中被霸凌的孩子,被網路霸凌的比例,是一般孩子的三.七倍,凸顯網路為真實世界的縮影,孩子的人際關係出問題,可能同時反映於真實和虛擬世界。
兒盟另說,近年流行的「人肉搜索」,超過二成的孩子認為有趣,卻輕忽這種網路群眾運動,可能因資料有誤或不實爆料,讓無辜第三者受害。
兒福聯盟昨提出反網路霸凌「六要」,呼籲網站管理者要監督、要管理,師長應要宣導、要告知孩子正確使用網路與手機,學生則要自律、要勇於檢舉不當網路資訊。兒福聯盟「哎喲喂呀兒童專線服務」:○八○○─○○三一二三。
(資料來源:2012/02/14 中國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