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母親節前夕,白姑大山遇難者張博崴被尋獲大體,這一年來,媽媽杜麗芳強忍喪子悲慟,實踐兒子想成為登山嚮導遺願,默默參與全台各地大小山難搶救,9月9日,「博崴媽媽」將宣示成立「台灣看山看海整合平台聯盟基金會」,呼籲政府重視山林政策,讓孩子勇敢安全地走向大自然的懷抱。
舉凡近來的宏達電工程師康吉成在南湖山區受困、太魯閣清水大山林松蔚山難,或花蓮縣緊急救援協會總幹事杜金福在芭崎海域救人失蹤,「博崴媽媽」都在幕後默默發動民間救難隊支援,或督促官方搜救要加快,甚至要求民代要介入施壓,還請求軍方派員加入搜救,連直升機能否上山出勤,她也比遇難家屬更關心,這顆熱忱善心感動無數人。
立委田秋堇形容「博崴媽媽」的義舉,「她是個無比堅強的生命鬥士,從她身上可以看到生命的熱情」,深受感動的人權團體和律師,也都主動義務協助張博崴遇難後的相關法律諮詢,連民間救難人員都說,「博崴媽媽是登山者的母親,默默守護大家的安全」。
面對喪子之痛,「博崴媽媽」沒有躲在陰暗角落哭泣,反而從平凡不過的家庭主婦變成登山專家,她知道孩子最嚮往的是山,深信博崴不但沒有走,還化身天使守護著每個登山者的安全。
「博崴媽媽」正在籌備成立基金會,號召各地救難協會、原住民及學者專家,要到凱達格蘭大道集結,計畫提出7大訴求,包括建構平台整合各地民間救難隊,強化政府在山難救援的不足;加強高山醫學研究以提升山域活動安全;推動面山教育以改革傳統填鴨教育;推動緊急醫療法修法,讓救護直升機加入山域及海域的救難工作。
此外還包括,修築現有廢棄林道,鼓勵民眾以健行或騎自行車方式走入山林;推動戶外活動保險制度和專業嚮導認證,鼓勵同行以避免危險發生;推動山難救援機制及登山管理法。
(資料來源:2012/05/14 自由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