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台北市議員徐弘庭日前發動連署,要求北市府需經過i-Voting取得建築基地周圍居民同意,才能規劃公宅。公民團體24日到台北市議會前抗議,痛批徐弘庭等人是「假公投之名行居住歧視之實」,公民教師黃益中也點名數位議員,指出2014年選舉期間,口口聲聲說要支持公營住宅,如今「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臉,就是在欺騙選民」。
徐弘庭、王鴻薇等人日前發起連署,要求北市府所有公宅規劃,需透過i-Voting取得基地方圓1公里內半數居民同意,才能開始規劃設計。若未經過半居民同意前,不得推動公共住宅方案。
據了解,原本提案連署議員高達56人,截至今天上午10點以前僅剩下31人,目前北市議會共有63位議員,人數未達半數。
台灣社會福利總盟理事長陳節如痛批,這些議員行為簡直荒謬,北市是首善之都,擁有最豐富的資源,應該投入更多的能力去照顧弱勢,如果連公宅都反對,那社會福利政策乾脆都不要做了。民意代表要選舉,低收入的選民也有選票,這些人更應該受到照顧。她呼籲議員能撤銷提案,否則未來勢必抗爭到底。
黃益中點名厲耿桂芳、李慶元、吳世正、汪志冰、王欣儀等議員,指出2014年選舉期間,選舉公報上說要支持公營住宅,如今卻連署要求廢除,「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臉,就是在欺騙選民」。他也質問反公宅的居民,「如果在你家旁邊蓋豪宅、商場、百貨,是不是要投票?為什麼這些都不用,公宅卻要?」
社會住宅推動聯盟發言人彭揚凱表示,一開始連署的議員達56人,現在剩下31人,未來會逐一拜訪這些議員,若堅持不撤案將會有更大的抗爭動作。
目前連署的31位議員名單為:徐弘庭、王鴻薇、陳重文、陳義洲、闕枚莎、陳錦祥、李傅中武、戴錫欽、徐世勳、汪志冰、林瑞圖、秦慧珠、應曉薇、吳志剛、王欣儀、李芳儒、陳炳甫、郭昭巖、李慶元、林亭君、陳永德、吳世正、陳彥伯、陳孋輝、厲耿桂芳、葉林傳、陳政忠、吳碧珠、江志銘、李新、潘懷宗。
資料來源:2016.5.24風傳媒
議員擋公宅 建築代表、學者都怒了
由北市議員徐弘庭提案,目前仍有逾半、30多位議員簽署要求北市府需透過i-Voting,取得公共住宅基地周邊1公里居民過半同意,才可規劃設計。對此,台灣社會福利聯盟、建築改革社、社會住宅推動聯盟等近30個團體,今早到市議會前抗議,砲轟議員們立即撤簽此案!
公共住宅只租不賣,緩解青年及弱勢買不起房的壓力,但近期北市推公宅說明會屢遭周邊居民反對。社團批評議員對公宅規劃,包括交通、容積、預算及社區空間有意見,可循議會機制監督,也可要求市府聽取民眾意見,妥適修正,但不能也不該要求採i-Voting來決定公宅生死。
建築改革社社長曾光中到場抗議,氣說:「這幾天看到議員擋公宅的荒謬現象,空間專業者不該再漠視,公共住宅是屬於全民的,應該執行在專業上,希望台北市共同來負責任。」
「嚴格譴責這些沒有良心的議員!」中華民國都市設計學會理事、中國科技大學建築系講師孫啟榕也指出,很多人說交通、容積、日照、房價受到限制,但公宅是居住正義,是面對下個世代的重要政策,有技術也有方法解決,應回歸到空間規劃、都市計畫專業來討論。
「我們總有一天會老!」台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副教授黃麗玲表示,台灣社宅、公宅不到0.1%,嚴重落後法國巴黎、韓國、香港新加坡等國家,台灣好不容易開始推動公宅政策,現在卻又倒退了,「很多弱勢及老人買不起房,又面臨租不到房子,政府應該增加公宅比例及租金補助,保障弱勢,不能讓公宅商品化。」
資料來源:2016.5.24蘋果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