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TOPS副團長馮曉原(發表於11月17日「認識緬甸研討會」)

九月底的這一場袈裟革命以及軍事鎮壓讓全世界看見緬甸,讓世人再度關注這塊土地,然而在此同時,或許仍然有許多人不瞭解,緬甸的軍事獨裁不是最近才開始,以武裝部隊血腥鎮壓和平示威群眾也不是第一次(1988年曾發生規模更大的武裝鎮壓),甚至,百萬難民潮早從20世紀就出現,而台灣社會對於緬甸難民的人道援助,早已默默在實際進行。

自1962年緬甸軍政府上台後,獨裁政權高壓統治,緬甸境內經濟停滯民生低落,復加上軍政府持續壓迫境內少數民族(尤其是強烈渴望自治的甲良族),諸如強迫勞務付出、強迫遷村與管制行動自由、打壓各民族文化與宗教信仰等,致使數十萬緬甸難民被迫離開家園,湧入泰國境內尋求基本生存權的庇護。

緬甸境內的少數民族_甲良族(Karen),佔緬甸總人口7%,為數將近400萬。原本期望在緬甸脫離英國殖民統治後,能夠實行民主政治以及民族自治,不料後來發生軍事政變,民主與自治的期望一夕間蕩然成空,於是組織甲良軍隊與政府軍對抗,一直持續到今日。少數民族所組成的游擊部隊,自然很難與政府的正規軍抗衡,在1984年政府軍打破甲良軍防線後,開始出現了第一批為數約一萬名的甲良族難民,翻山越嶺逃至泰國境內尋求生存安全的保障,從此之後難民人數與日遽增。

目前,在泰國境內10座難民營中,收容了超過15萬難民;非法居留在難民營以外、泰國境內的「非法移工」超過百萬;再加上緬甸境內流離失所、隨時都可能越過邊界進入泰國的「境內難民」則有數百萬之譜,形成泰國政府相當頭痛的社會與經濟問題。

由於本會台北海外和平服務團(TOPS)過去在泰柬邊境難民營提供的人道援助服務,深受泰國內政部(Ministry of the Interior, MOI)的肯定,遂主動邀請TOPS協助提供泰緬邊境難民服務事務。TOPS以為,無論戰爭出於何種目的,戰爭所帶來的毀滅性破壞,對於所有人類而言都是殘酷與悲哀的,而平民百姓卻是毫無選擇地成為最大的受害者。因此,在接獲泰國政府的邀請,並經過審慎評估後,TOPS毅然地決定接受這個任務,並於1996年成立泰國工作隊,持續提供服務至今。

人權宣言第26章如此說道:「任何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權利 … 教育將能促使人類潛能的充分發展,並強化尊重人權與基本自由。」我們深信,透過有計畫培植下一代的力量,才能夠讓受教育的學子在未來成為改善現狀的源頭與支柱。因此,在提供泰緬邊境難民人道服務的同時,我們決定從教育來著手。

TOPS在泰緬邊境所執行三大教育發展計畫包括;(1)難民營學前兒童發展計畫;(2)緬甸貧童教育服務計畫;(3)泰國偏遠鄉村發展計畫。總計聘任、培訓超過260名教育工作者,提供超過6000位難民兒童良好的教育環境與機會。茲概述如下:

難民營學前兒童發展計畫:數十萬難民居住在狹窄的難民營內,遷徙行動受到泰國政府的嚴格管制,而由各國際非政府組織提供各項滿足基本生活需求的人道援助服務。TOPS在泰緬邊境達省(Tak)的Mae La、Umpiem Mai及Nu Po等三個規模最大的難民營內,持續協助39所幼兒園,聘任200位幼教老師,提供4000位難民學齡前孩童良好學習成長環境,並期望能協助其發展在未來回到家園後的自力更生能力。

緬甸貧童教育服務計畫:目前在泰國境內已有超過一百萬的緬甸移住勞工和他們的家人,但這些緬甸籍勞工的子女由於語言不通和非法居留的身分更是缺少接受教育的機會。因此這些脆弱的孩童們很容易在泰國淪為販毒走私、性侵害與勞力剝削的對象。為了讓這群孩童亦有接受教育的機會,讓這些孩童們有基本的識字和算術能力,當地有心人士結合公益團體的協助,在各個移工社區裡辦起不收費的非正式教育,又稱為緬甸移工子女學校。多年以來,TOPS不斷地致力於貧困孩童的教育服務,從建築文具的提供到師資培訓的提升,希望能讓更多的失學孩童有地方可以快樂學習、平安成長。目前,TOPS支持11所泰緬邊界移工社區緬甸貧童學校,協助60位師資訓練,文具用品,硬體設施,營養午餐,每年提供超過1000名孩童良好學習環境。

泰國偏遠鄉村發展計畫:泰國偏遠山區的甲良部落因交通不便與人數過少等因素,影響公部門設置公立小學的意願。許多學齡兒童也因此失去受教育的機會。雖然接受教育為基本人權,但在泰國偏遠地區,因經費不足或師資缺乏而普遍存在教學品質低落的情形。有鑑於此,TOPS乃與泰國教育部門合作,以提供師資與設備的方式,協助公立小學在山區部落設立分校,以學前教育、初級識字算數能力與母語教學為教學內容,以讓更多山區少數民族得到基礎教育的保障。
基礎教育協助方案:7所小學分校,9名教師,500名孩童。
高等教育獎助方案:2所學生宿舍,50名高初中學生。
偏遠地區服務方案:水力發電,數位資訊,生態保育等。

在教學內容上,TOPS特別強調自我文化的肯定與保存。提供緬甸教師學習新的教學技巧與知識,提供緬甸文化與弱勢民族發展的課程。透過教學觀摩與機構參訪等方式,增進緬甸教師們的傳統文化知識,進而將民族文化融入教學中。我們希望讓孩童們在學習新語言與新文化的同時,仍然得以發展出自我肯定的態度,以及建基於傳統文化上的民族意識和生活智慧,將民族的豐富經驗透過正式與非正式的教育管道繼續傳承至下一代,建立起在未來得以永續發展的基礎。

來自台灣的民間組織TOPS,不僅各項服務計畫的執行成效深獲泰國內政部(MOI)讚許,更在與聯合國難民署(United Nations High Commissioner for Refugees, UNHCR),以及泰境難民事務處置協調組織(Committee for Co-ordination of Services to Displaced Persons in Thailand, CCSDPT)等國際救援組織充分合作下,建立起實質的合作關係,體現國際互助合作與資源分享的精神,更建立起良好國際聲譽,為台灣的民間外交遞出實質的成績單。

這些服務的成果,最要感謝的是台灣無數善心民眾,因為有這麼多台灣人民的支持,讓我們在實際參與難民援助的服務過程中,堅持了下來。持續募集國際人道援助基金,不僅是讓服務工作得以持續發展的命脈,更是讓台灣參與國際人道援助層次不僅限於慈善與施捨,而是進一步提升至積極參與。

我們一路陪伴著難民走過那痛苦與悲慘的歲月,除了設法使難民維持基本生活需求外,更重要的是,如何讓這些有家歸不得的族群,維持基本人權,持續保有文化與尊嚴,以前瞻性的視野,規劃他們的未來發展,是生活安頓後更迫切的問題。

緬甸原為物產豐饒的東亞樂土,也曾是國際眼中亞洲最有希望的國家之一,然而這些豐沛的天然資源無法為緬甸人民帶來自由與富足的生活,卻淪為獨裁政權用來利益交換、鞏固政權的籌碼,實在令人感到可惜與扼腕。期盼緬甸當局真正以百姓為念,早日開啟國內和解契機,實施民主,讓數百萬失根的人民能夠早日免於恐懼地回家。
TOPS副團長馮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