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國內如火如荼地針對核四廠存廢續建與否、甚至訴求公投等議 題,引發朝野政黨與政府行政團隊激辯相持不下、以及民意聲浪反對 核四續建的同時,無獨有偶,德國也在三月二十八日由中央聯邦環境 部長Peter Altmaier(基督教民主聯盟,簡稱:基民盟,CDU)與地 方市邦就有關高階核廢料最終貯存場選址問題進行對話。   德國目前境內計有三座核廢料暫時貯存中心,分別位於下薩克森邦 的高雷奔市、北萊茵西伐利亞邦的阿皓斯市、梅克倫堡前波莫邦的盧 布明市,及十二座營運中的核廢料暫時貯存場,還有一座正申請做為 核廢料貯存場。雖然德國已通過《最終場址選擇妥協法案》且中央聯 邦政府傾向續以高雷奔市做為存放高階核廢料場址,但由於該區地質 疑慮及當地群眾抗議事件不斷,造成高階核廢料運送過程不安全性的 升高,再加上近年內,陸續會有二十六個castor高階核廢料將分別自 法國(五個)與英國(二十一個)運回德國,是以,Peter Altmaie r仍得持續尋覓可能的替代場址。   可能的兩個地點是在南德巴登符騰堡邦的菲力斯堡市與北德史萊斯 維希霍斯坦邦的布倫斯布特市,但這兩個地方卻又分別為中央聯邦在 野政黨所主政,亦即綠黨執政下的巴登符騰堡邦、以及紅綠(社民黨 、綠黨)聯合執政的史萊斯維希霍斯坦邦,還好兩大地方市邦執政黨 皆展現最大誠意,呼應共同尋求在共識下的可能最佳解決方案,試圖 化解此一需要全國正面應對的議題。雖最後結果尚在未定之天,不過 初始的面對議題共識已正式開啟。   德國已宣布二○二二年邁入非核家園,在如此高度發達的工業國家 能率先除役境內所有核電廠並尋求替代能源,同時亦達符合歐盟碳足 跡排放標準的多管道作為,實屬不易;德國現正進行中的方案與議題 ,也是台灣不久將來所要面對的重要課題,無論是廢核或反核四續建 激辯,並非如遠東集團總裁徐旭東先生所言的「情緒性」之言,也非 如歷史上因集體的理性選擇造成集體不理性作為之結果,相反地,目 前中外皆然的核能議題,乃是以人類永續經營、積極誠實的態度進行 著全面論述。看看別人、想想自己,台灣應該思考,要預作什麼樣的 防範措施,尋求解決高階核廢料處理問題。
(資料來源:中國時報 時論廣場《國際專欄》處理核廢料 師法德國【王贊焜】作者為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