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察委員人事案被立法院「冰凍」七個月,已經成為憲政史上最大的危機。監察院就算要被廢,監察權也可以被廢嗎?
即令執政黨有意藉藍軍之杯葛「反將一軍」,達到監察院「形同廢院」之目的,也不能不考慮國際形象。舉世未見一個政府重要機關可以如此堂而皇之被踐踏,形同虛設。七個月以來,監察院人民陳情案件累積件數直逼萬件,竟無監委受理,人民權益蕩然無存,能不令人痛心?最近政府弊案連連,高官巨宦最樂見監委人事案在立法院冰凍,倖免被彈劾懲戒之命運。立法院罷審監委人事案藍綠無法卸責。
日前立法院再度發生「藍綠大對抗」的流血事件,重登CNN、路透社、美聯社的媒體。CNN主播在播報時不斷的笑謔,路透社更以「惡名昭彰」來形容立法院的「惡行惡狀」,台灣立法院已然成為國際大笑話。
國會固然有「自主權」,但也應該有「自制自律」的機制。最高民意殿堂淪為縱容暴力的「競技場」,國會本身無法自制自律時,就有必要透過輿論加以制裁,甚至用選票來唾棄。
執政黨依然使用在野時的「步數」,在議場作亂,誠不知賦予執政權何用?在野黨也不知善用「多數優勢」進行理性辯論,而打了一場「混仗」,愈來愈像在野黨,同樣令人遺憾。
政治民主化是台灣永續追求的目標,但是最近國會亂象和政治人物的表現,人民對當前的孱弱民主感到不滿與不耐,不僅削弱了對選出來候選人的信心,也削弱了對政府的信心。尤其「權力上載責任下載」說一套做一套的言行,終究會被人民唾棄的。要知道民可載舟亦可覆舟,不要以為人民是好歉欺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