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獨家報導司法院人審會上,司法院翁岳生保不住司改健將南投地院長呂太郎,被人審委員一人力抗司法院長,出現「一人打敗兩院長」的怪現象。
南投地院院長呂太郎是昔日台中地院發起「箱子給院長,獨立還法官」的司改健將,可謂是司改先驅。十年後,竟然被昔日聯合發起司改運動的戰友「打倒」,顯然證實了呂太郎在辭函中自陳「衝撞突破,畢竟招怨」確是屬實。
雖然「打敗」兩院長的人審委員強調「我們沒有個人恩怨,只是司改理念不同!」,但是參照最近兩次人審會,針對呂太郎人事案「窮追猛打」作風,令外界不免好奇彼此之間果真沒有私人恩怨?
從最近幾件司法人事案來看,台中高分院院長陳義雄被指責與翁岳生靠攏,黃瑞華調升宜蘭地院院長也是驚濤駭浪勉強通過,這些昔日司法改革的健將何以在時空流轉物換星移之後反而成為被改革的對象?而且攻擊的砲手不是別人而是昔日的老同事、老戰友,「敵人來自後方」難道不會令人心灰意冷?以呂太郎、陳義雄、黃瑞華案為例,人審會一人在唱獨角戲,為所欲為臧否人事,竟然無人力挺被提名人是否意味其他人審委員暗中叫爽「樂觀其成」?
呂太郎辭函中陳述「但今司法改革已具成效,各項措施逐步落實」是否屬實,觀之人事案頻頻出事恐怕各界有不同解讀。區區一位人審委員幾近「偏激」演出竟然無人敢擋能擋並獲得其他委員「私下肯定」,是否也反映基層反對現在司法改革的政策?甚至把對翁岳生的不滿反射在與翁岳生靠攏的人身上?
台中高分院院長陳義雄、南投地院院長呂太郎紛紛表達辭意,莫不肇因於無人力挺而心灰意冷。如果獻身司法改革的結果是招怨招忌,試問司法院日後如何敦請優良法官出任院長?從最近的司法人事案暗潮洶湧隱然可以嗅出一股潛藏的勢力即將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