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思潔針對「卡債」問題之書面意見
「負債」這兩個字,若拆開解讀,就是負擔做人該有的責任,因此若不幸有了欠債,當以最大勇氣真心誠意的面對,現今有很多人,有的是沒有危機意識,不斷借錢還錢,過著苦不堪言的負債人生,有的則是口頭說有誠意還債,卻私下脫產,用盡一切方法想保住既有的財富,若我們願意相信天地之間自有正氣,則心存正念,所有的善緣都將來協助你,心存僥倖,所有的惡緣也會來阻礙你。因此,解決負債是該把生活顧好,就應盡最大誠意,以求今生債今生還,不留一絲債務在人間,但,若是連基本生活都顧不起,則那怕銀行不收利息,給予最優惠還款計劃,都不適宜此時還債,因為連生活都負擔不起,再借錢來還錢依舊是挖東補西,繼續進入捅債循環而已,因此須牢記,唯有靠自己的收入,在能力範圍內,拉長時間,必要時先犧牲信用,以免債務擴大,連累更多銀行或親友,才是真正的還債。
建 議
一:要有還債的準備金  即收入-生活所需-20 % 的存款,剩下來的才可用來還債。
二:存下20%的意義有三 
1. 鼓勵自己:因還債是一條漫漫長路,因此須讓自己有好心情,才能全力以赴,所以有負債的人,雖不能錦衣玉食,但也不能過得太苦哈哈。
2. 以備不時之需:萬一有急用,或預做東山再起的資金。
3. 還債可以得到優惠:若能存到較大筆的金額,還債時比較可以得到利息的優惠,甚至本金可打折。
三:立意雖佳,但執行有困難  目前由銀行公會與媒體大肆宣導的還款計劃,對大多數的人而言,每年償債15%也有困難,且各家銀行有不同的計算標準,因此很難達到共識,所以建議欠款人,先顧好生活,努力存錢,再一家一家的還,若能一次還較大筆的金額,銀行可給的彈性、優惠都會比較大。
例如:欠8家銀行,卡債如下:
A銀行: 8萬 B銀行:10萬 C銀行:30萬 D銀行:50萬
E銀行:11萬 F銀行:20萬 G銀行:30萬 H銀行:16萬
可存夠了8萬再與A銀行談,此時因可一次還清或還較大筆金額,所以銀行有可能會不收利息,不收違約金,或給予特別優惠(每家彈性各有不同),曾有人欠下7萬多的卡債,經多年後已成14萬,最後銀行卻願意以一次還清只收6萬就結案來給欠債人機會,若是每家只攤還每月2、3千元,則勢必無法獲得較大的減免,因民法規定,還債是先還利息,才會還到本金,所以就會發生,還了很久,等要結清時欠款反而更多,正是因為很多都被利息吃掉了,因此還債是要有方法的!
以上所述,期待能給予目前深陷卡債的朋友們些許幫助,並預祝本次座談會 圓滿 順利
周思潔2006/1/19 于嘉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