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進入電腦時代,據最新的兒童媒體使用行為調查顯示,「電腦」是學童心目中最重要的媒體,以小學一年級就上網的比例最高,從打電動、下載音樂影片、聊天、上部落格等,但學童流連於網路社群,屢見四處謾罵、嗆聲,甚至引起多人加入,形成對立互嗆,演變成虛擬霸凌。不過,學童們似乎將此視為平常,甚至視為人氣指標,洋洋得意地認為「有人挺我,不能小看我」。

由政大廣電系副教授吳翠珍主持的全國兒童媒體使用行為調查計畫發現,網路虛擬霸凌與現實生活中的霸凌有接軌現象,例如學童糾眾在部落格上互嗆,聲援的網友竟當面找上對方嚇阻,諸如此類的案件恐有增多趨勢;資策會科技法律中心法律研究員郭戎晉舉出一美國真實案例,一名有學習障礙的孩子遭到E-Mail謾罵,連最要好的朋友都寫信給他說:「這世界沒有你會比較好」,他難以承受,當晚即結束自己生命。

郭戎晉表示,網路可匿名發言,但麻煩的是,除非涉人身攻搫,網路謾罵並不一定構成犯罪,而若法令對網路言論限制太多,又會被批評為侵犯言論自由。鑑於法律難以對網路安全給予即時維護,歐盟推動網路安全計畫,就非常強調網路安全教育,對象包括學生、父母和教師;日本也為營造一個讓兒少安心上網的環境,成立跨部會專責單位,推廣網路過濾機制,強化網路相關教育。

(資料來源:2009年12月17日中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