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會「台北海外和平服務團(TOPS)」泰國工作隊前任領隊賴樹盛,自民國92年派駐泰緬邊境服務,直到今(99)年1月底因生涯規劃卸下駐泰領隊職務,於泰緬邊境前後駐紮長達7年時光。日前,賴樹盛接受中國時報專訪,暢談其駐泰7年來的心得點滴,作為國內青年未來從事國際志工活動的經驗借鏡。專訪文章摘要如下:

賴樹盛在28歲到了泰緬邊境當國際志工,擔任中國人權協會「台北海外和平服務團(TOPS)」泰國工作隊領隊,在難民營與山區部落從事服務,這是一個他從未踏過的陌生土地。在異鄉邊境找到了人生目標和方向,他遇見了難民,看見了苦難,也找到了未來。今年1月離開當地時,卻得到滿滿祝福與感動,這是一段男人的成長旅程,連朋友都笑說,他從無憂無慮的愛玩男孩蛻變成了思慮認真的男人。

必修實習課 竟一待就是7年
「學生時參與志工根本不懂意義是三小,就是覺得有趣。」賴樹盛幽默地套上當紅國片《艋舺》的台詞,想起青澀年華直覺好笑,因為受到哥哥賴青松影響,看到哥哥參與環保社團與學生運動,把哥哥當偶像的賴樹盛也四處參與社造、文史調查與環保志工。 志工經歷觸發賴樹盛思考改造社會與關心社會的議題,也開始敏感弱勢者的苦難,逐漸感同身受,思索社會發展的方向,進而決定出國念書,前往英國就讀東英格蘭大學發展研究所,最後又選擇到泰緬邊境當志工。

「這是我自己設定的必修實習課,未來相信自己會更明瞭如何為成長的土地而努力。」賴樹盛懷抱出國見識的心情,謊稱只有前往泰緬一年,企圖安撫憂心忡忡的母親,沒想到,這個謊言越扯越長,一待竟待了七年,「難民營的小孩都從幼稚園上國中了,我媽還會問我何時要回台灣?」

難民營服務 槍聲中搶救貧病
賴樹盛在泰緬邊境面對的,是複雜的難民與貧窮議題,泰緬邊境數以萬計的克倫(Karen)族人因為緬甸內戰,從1984年後紛紛逃往泰國避難,迄今仍有15萬流亡緬甸人被收容在邊境沿線的10座難民營裡,超過百萬人躲藏在邊境山林或流落鄰邦城鄉,過著貧病無助,流離失所的日子。

2009年6月,賴樹盛還目睹兩、三千人從緬甸逃出,大都是婦女與小孩,有些嬰兒還抱在懷中,他們無法入境泰國,只能緊急安置在邊境,從這些婦孺驚慌失恐的眼中,根本看不到未來,隨時擔心被遣返,也擔心緬甸政府軍和游擊隊的砲火隨時會波及他們,「在邊境服務常伴隨槍聲,但相較他們面對的威脅,我們往往都還有泰國軍隊保護著,這根本不算什麼危險?」 賴樹盛的工作,不僅要爬山涉水,聽到槍聲也是稀鬆平常,還有一次辦公室遭竊,竊賊當時還帶著槍,後來警方抓到歹徒後,賴樹盛回想起來才知道有多危險。不過,讓他難過的是,這名歹徒還是緬甸人,「我們在當地服務,竟然還是會遭竊!」

「不是他們需要我,是我需要他們。」賴樹盛從志工生活中體會到人性自私、懦弱、傲慢與不安,對苦難重新理解,他在異鄉學習生活,學習人生。

資料來源:中國時報99年3月8日A8版「我的小革命」專題。http://life.chinatimes.com/2009Cti/Channel/Life/life-article/0,5047,11051801+11201003080012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