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老師與孩子,我還能為你們做些什麼?          文‧圖/李榮源(TOPS駐泰領隊)
之一   是的,疲累籠罩著我,若是身體的累也罷,但這無疑是心理上的,任怎麼休息與逃避都難以恢復,可這又似那我的責無旁貸。   寫著各式中英文報告、核對繁雜的帳務、確認計畫的執行進度、協調工作事務,這些是我在二尺見方的辦公桌所進行的。每天,幾乎是每天,一週七天,只要我啟動電腦就會想著、盤算著這些事情;然而,就算不坐在這裡,任何相關的畫面也都會讓我聯想起這些人、事、物,包括工作。   來回十二個小時的車程,我和同事們利用一天的時間,往返最遠的「努波(Nu Po)」難民營,趁著六月份學校開學之前,載送這學期所需的文具用品以及廚房用具前去,我和同事輪流開車,山林中數百個彎道接著是坑洞遍地的路面,一路開來格外小心,就怕物品因為碰撞而損壞,因為所有的物資都是得來不易。我的每一個煞車、每一個過彎、每閃過一個坑洞,都是那麼地小心翼翼,盡量地溫柔而過。   努波營幼兒園的老師們等待已久,我和同事抵達後先是將物品發放給每個學校,在採購之前,工作人員已經向學校再三確認所必需使用的物品,以避免浪費,畢竟一分一毛的捐款,都是贊助者的愛心與善意,尤其在這樣的經濟不景氣之下,我們都該共體時艱並且相互體諒。   難民營內每月例行召開教師會議,而開學前夕的這一次例會,我有幸給繼續任教於幼兒園的教師們打打氣,並且鼓勵即將投入幼兒園的新任教師們。教師們提及今年前來註冊的幼兒人數較以往高出許多,聽聞於此我並不感到驚訝,自從去年六月緬甸軍政府開始對各少數民族反抗勢力進行收編開始,居住於緬甸的各民族便紛紛向泰國境內移動,部分移入難民營,這也使得過去這段期間難民營人數不斷地增加,各國際組織投入的服務成本也相對提高。
  有些事情不能等、有些物品不能不買、不用,空有學校建築物和教師,開了學也無法上課,這教人情何以堪呢?我關心孩子們的狀況、擔心老師們是否負擔太重,更憂心著這一季過了,下一季的經費該從哪裡來?該去哪裡找? 我們在回程中繼續著顛簸與轉彎,人生的過程不也就像這個樣子,不會一切順遂,總在轉過這個彎或難關之後,望著下一個彎道或關口,想著轉彎過後的風景,或是豁然開朗,更或是迎面而來的困境,每一段都崎嶇不平,但也有箇中滋味,但同樣的都教人更加地學會「珍惜擁有」。
之二   五月的最後一週,是TOPS舉辦最後一場教師訓練工作坊的日子,參與者皆是來自各個泰境移工小學的幼兒教師,以及部分來自緬甸境內的幼兒教師;藉著這樣的機會,見見彼此並連絡情誼,畢竟平常因為身分的緣故,連出趟遠門都可能會是問題。  我和老師們都學著釋放自己深處的赤子之心,讓活動、歌曲帶領我們回到最真實、最原本的我們,並同時思考自己和幼兒的互動關係,藉著問與答、團體合作、輔助教材製作,來達成教師訓練工作坊所設定的目標。   坐在門外望著教室內教師訓練工作坊的進行,瞥見年輕老師身著的粉紅色外套上圖樣,心裡一嘆:「啊!多麼貼切的圖案哪!」每位幼兒教師不就都像是那圖案上的熊媽媽,那樣百般耐心地、細心地照料著熊寶寶,就像照顧自己的孩子那樣,讓他們能夠在快樂的環境中逐步學習基本的生活習慣與能力。沒有最底層的幼兒園教育,又要如何銜接進入小學教育呢?她們是除了家人之外,對於兒童發展最具影響力的一群教師,或是另一群母親。  教育工作不能荒廢,教育工作更需要長期的灌溉與投資,面對緬甸境內局勢的惡化,導致平民族群跨過邊境湧入泰國境內,這樣的現象,也同樣在移工小學學生人數的成長上看的到,對於所有投入移工小學教育服務的各個組織而言,其計畫經費勢必跟著水漲船高。然而,處在經濟不景氣與服務量必須增加的雙重夾擊下,辛苦的將不會只有我們,最終衝擊的還是移工學校的孩子與老師們。   為期三天的教師訓練工作坊,在溫馨的歌聲與感謝聲中畫下句點。同事們紅了眼框,而我壓抑著淚水,我心裡既是感動卻又難受著,因為我能為他們做的實在太少了,就只有這些,只剩下這些了!因為經費不足,我們能做的只有這些了。   離開之際,老師們一一前來握手道別,當我每握過一位老師的手,就覺得自己獲得些許的能量,那能量來自誠心的祝福與感謝;我緊緊地握過每一位老師的手並道聲感謝,想說的感謝太多,但兩個字的感謝與手心交會的時刻,我深信彼此都已了然於心。 後記:   5月26日上午,把準備好給移工小學的文具,載過去給當地的合作組織「緬甸移工子女教育委員會(BMWEC)」,前往的途中我心裡總是覺得愧疚,因為我知道這些仍然不夠,距離實際需要的數量還有很大的一段差距。   當文具全搬進了儲藏室之後,BMWEC的工作人員問我:「等等還會再來一趟是嗎?」我苦笑著回應:「我真的很抱歉,就只有這些了,我們已經盡力從原有的預算經費湊到這些,我知道不夠。」對方笑著說:「沒關係的,謝謝你!」   回程的路上,我不發一語地想著:「永遠都不會夠的,不是嗎?但是我還能盡力到哪裡呢?」面對那樣的場景,心裡總是不免有些愧疚。   看著窗外,想起難民營的孩子、想起教師訓練工作坊的老師們,我問自己:「親愛的老師與孩子們,我還能為你們多做些什麼?」   將你們放在心上,帶著你們給的祝福與感謝所化為的力量,我將繼續不停向前,為彼此尋找更多的協助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