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先祖早年是隨鄭成功之軍隊由大陸遷台,世居現屏東恒春半島恒春鎮仁壽里,後移居至現車城鄉海口村,我的先祖父黃山知公以忠孝庭訓傳家,先嚴黃海公秉持忠孝庭訓勤於耕讀,畢業於日據時代東港水產學校,曾先後任職於輪船航海志業,由於学經歷優越,有一段很長的期間任教於屏東縣滿州國民小學九棚分校,深得學生們之敬愛。先慈黃張望冬出身於現車城海生博物館附近車城鄉後湾村張姓大家族,端莊賢淑,相夫教子有方,外祖父母育有十一位子女,因而我的表兄弟姊妹眾多,如陳恒盛監委、陳連竹教導主任、陳恒文車城農會總幹事等皆是我的至親大表哥,自我幼年起至今,與我的親兄弟姊妹們一樣,一向都很關照愛護培植我。先嚴黃海公由於熱心社會公益,因而深獲鄉親們大力的支持當選村長多年,服務鄉親绩效卓著,建樹良多,至今仍受鄉親的缅懷感念。若說我今日能有小小的成就服務國家社會,最應感恩的當然是我的父母双親的養育及我的四位大哥大嫂、大姊及大姊夫、小妹及妹婿等親人的關懷大力扶助愛護、各级學校的恩師們之教導及所服務的各機關学校與公私企業集團、公益事業團體的長官厚植之鸿恩盛德而才得以立身處世,為國家社會施展所學,竭智盡忠,努力奉獻,所謂飲水思源,吃菓子拜樹頭,慎终追遠,民德歸厚,應是一年一度清明節之最大意義。

大学法商講座教授黃炎東博士恭撰。2021(民國110)年4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