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校園霸凌事件頻傳,其中更有不少駭人手法,引起外界紛紛關注教育前線是否應採取特殊措施來防治校園霸凌。教育部即大動作召集二十五縣市代表開會,部長吳清基表示「會徵求家長同意將霸凌者轉介輔導」,而外界預期會議將對推動校園反霸凌會有進一步作為,但結論卻不如預期,會議共識僅以落實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相關條文來執行霸凌相關問題。
教育部長吳清基表示,目前以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為主,至於成立校園反霸凌專法則是中長程計畫;每學期開學第一週為「友善校園周」,於99年度第二學期開始執行,並且製作學生校園生活調查表,隨時注意學生學習狀況,並利用班、週會時間宣導法制、性別平等教育、人權教育、生命教育、品格教育。吳清基也表示,若有霸凌案件,會徵求家長同意將霸凌者轉介輔導。
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去年10月針對全國一千五百四十七名四、五、六年級國小學童調查發現,有十.三%學童在近兩個月內曾被霸凌。研發處副組長邱靖惠表示,很多老師對霸凌案件警覺性不夠,而對於學生間的語言或肢體暴力,學校資源不夠,老師又無心力解決,學校也缺乏輔導資源介入協助。同時直言,教育部召開的該會議對於認知霸凌有幫助,但沒有輔導資源介入處理後續相關問題,令人擔憂。
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理事長謝國清表示,該會議只是宣示性質,對於解決校園霸凌並無幫助,各縣市政府代表應回到地方結合地方教育團體和家長會的力量,共同執行反霸凌。
(資料來源:2010年12月17日中國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