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六月,埃及人民在自由公正的選舉中,選出代表穆斯林兄弟會的穆希為總統,但一年後,上百萬的群眾走上街頭,要求他下台,軍方也提出四十八小時的最後通牒。在穆希悍然拒絕威脅後,軍方毫不留情地發動政變,宣布成立過渡政府,預備舉行新的民主選舉。究竟穆希為何在上任僅一年,就受到民眾的唾棄,而軍方為何如此有恃無恐地罷黜,經過民主程序合法產生的文人政府?首先,在兩年前埃及發生民主革命時,集結民主廣場群眾的訴求,是要終結穆巴拉克的獨裁貪腐,建立民主的新埃及。他們對沒有投入抗爭的穆斯林兄弟會坐享民主的果實,原本就有疑慮,但仍然接受了選舉的結果。不過,當穆希在去年推動新憲的過程中,獨攬大權於一身,又在新憲中增加伊斯蘭信仰的條文,衝擊埃及過去近五十年世俗主義的傳統時,反對聲浪就四起。經濟持續的低迷、社會動盪不安,及穆希的威權專斷,更促成最新一波的抗爭。其次,若軍方在整個對抗過程中保持中立,或許穆希政府還有可能保住政權,但當軍方表明立場後,他留任的機會就微乎其微了。整個事件的發展相當快速,讓外界目不暇給,然而最令人感到弔詭的是,為何在軍方發出最後通牒後的四十八小時中,美國、非盟及阿盟都坐視不管,沒有表示任何意見,或是嘗試協調?歐巴馬在政變前,曾打電話給穆希,敦促它聆聽所有埃及人的聲音,並且指出美國尊重埃及的民主程序,不支持任何一個政黨或團體,但也強調民主不僅是選舉而已。在軍方接管政府後,歐巴馬宣稱美國對埃及軍方罷黜穆希和暫時取消憲法感到憂慮,並要求軍方儘速還政於民選的文人政府。如果埃及軍方沒有作最後通牒、政變事出突然,歐巴馬的立場還可以理解,然而過去四十八小時中,美國沒有作任何的表態,等於是默許軍方採取行動。外界認為美國支持政變,其來有自。畢竟穆希和穆斯林兄弟會所領導的埃及,絕對不符合美國在中東的戰略利益,不僅是激進伊斯蘭主義的威脅,更因為埃及若無法如過去一般和以色列取得和解,將會衝擊以阿關係及中東和平。比較令人費解的,是非洲聯盟及阿拉伯聯盟的立場,非洲聯盟反對非經憲政程序達成的政權更替,因此在政變前它沒有表達任何意見令人費解。不過,至少它在政變發生後,還是發表會將埃及停權的聲明,比起美國仍有一致的原則。阿拉伯聯盟則是到目前為止,並沒有對埃及的軍事政變作出任何聲明。穆斯林兄弟會當然不會束手就擒,將好不容易贏得的政權拱手讓人,因此埃及極有可能陷入內戰動亂,它或許會轉入地下抗爭,和凱達組織結合,對該國未來的穩定投下變數。若是埃及持續動亂,美國在事前未嚴厲表達對軍事政變的反對立場,即使它沒有鼓勵或默許埃及的軍方採取行動,都會被怪罪是幕後的主謀,進而加深伊斯蘭世界對美國的猜忌。(作者為嚴震生,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美歐所研究員)
(資料來源:聯合報民意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