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炎東 撰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而「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遊」。日前筆者又與內子重遊醉月湖,舊景雖依在,腦海中湧現出無限的追憶與感懷,而在無意中又使筆者唸出這兩首古人的詩詞,其意境真是百感交集寸管難以形述矣!醉月湖景色幽雅綺麗迷人,那是筆者早年求學時代常與恩師及同學們在課餘之暇,前往憩息並藉以發抒關懷時局之地,在那兒我留下了難以數計的足跡,許下了多少殷切的盼望及美麗的願景,與大夥兒共同度過多少風晨月夕,人生有夢固然是最美,但築夢亦須踏實,「唯有行穩才能致遠」呀!自母校畢業後筆者懷著一股強烈的使命感,施展所學奉獻國家社會,但由於個人經驗智慧有限,努力不夠,因而成就亦不大。如今又重回這個昔日在此許願無數的心靈聖地,怎不令人有萬千的感懷呢?但在醉月湖畔幾近半日之沈思後,亦給了筆者莫大的啟示——人生的旅程本來就充滿坎坎坷坷,而唯有堅定奮進的心志最後皆會達到理想之目標,以砥礪再奮發打拚的毅力與決心,並藉以激發國人愛鄉護土的高尚情節、發揮生命共同體之危機意識,全民無分朝野團結一致發揮維護治安人人有責的道德情操,重建一個富而好禮、安和樂利的社會,共同開創一個更有希望美麗的台灣新願景,此乃筆者撰寫本書之初衷。

只要堅持理想目標奮鬥不懈, 最後必能克服困難開創美好人生

俗云:「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而行行出狀元,有為者亦若是。筆者有感於目前國家社會正處於急遽變遷,資訊、科技發達一日千里的時代,一個人固然要努力的去追求其事業的成就,但不要忘了我們的社會型態與價值觀已與以前有了很大的不同,誠如一首流行歌的台語歌詞其大略描述:「每一個人都有理想,只是理想不一樣,青年朋只要不怕艱苦,最後都能達成理想,共享人生的美景。」其實,理想與實際之間往往有若干距離,但只要一個人能堅持理想目標,即使遭遇阻撓困頓亦能不屈不撓的努力奮進,這才是主動積極樂觀進取的人生觀。我們這個社會每一個人只要能秉持這個正確的人生觀,相信必能克服當前社會的不景氣環境,勇敢而快樂的活下去,誠如台灣的諺語:「有風就有雨,有路就有步」,在人生的旅途中往往是充滿坎坷與荊棘的,但只要能堅持理想與原則,最後皆能達到成功的境界。

美不美鄉中水,親不親故鄉人

筆者一九四八年九月三日,出生於台灣的屏東縣車城鄉海口的一個小漁村。現在的墾丁國家公園與國立海生博物館等名勝,皆是我小時候與玩伴們朝夕相處的好地方,車城鄉位於恆春半島,依山傍海,風景綺麗,根據車城鄉誌所載,車城鄉古名為「龜壁灣」,鄭成功統治台灣時為防禦工事需要而築城垣,命名為「梅露城」,「車城」鄉名乃是鄉人為防禦外患而集結牛車於城外而來。車城國民小學是筆者的母校,創立於民前十一年,日前母校舉行建校一百周年時任校長的李明一學長廣邀校友及各界人士回母校慶祝,場面甚為溫馨感人,尤其校友們對李校長能以前瞻、務實、宏觀之理念推動人性化、科技化與鄉土化之教學工作,績效斐然,貢獻厥偉,甚表敬仰,而筆者亦榮獲李校長頒授車城國民小學傑出獎,深感榮幸之至,當與會人士一同唱出:「山川壯麗、海濤奔湧、溫泉洗濯、漁港豐隆,美哉吾校,醉臥其中,良師益友、學正教忠、切磋琢磨、其樂融融、乘風破浪、起舞從戎、為國為民、光祖耀宗、人才輩出、邦國棟樑、繼往開來、發憤為雄」,優美典雅之校歌時,一時間又令筆者憶及幼年就讀小學時代在王春木校長、許秀良老師、劉祿德老師、許淵明老師、黃夏茂老師、黃春海老師、王炎奇老師、陳更生老師、陳欽忠老師等,在恩師們諄諄教誨及可愛的同窗們六年間朝夕相處互相切磋功課的生活點滴,至今如影歷歷在眼前令人永遠難以忘懷矣。自從一九七○年負笈旅北迄今,漫長的三十餘載之歲月中,雖因求學後又曾在幾個不同的工作崗位任職,總覺得故鄉的泥土永遠是芬芳的,所謂「美不美鄉中水,親不親故鄉人」,那美麗的鄉土之一草一木永遠是不時的在我腦海中魂縈夢繫。因此諸如〈涼山情歌〉、〈月琴〉、〈落山風〉、〈恆春民謠〉等乃是我最喜歡哼唱的歌曲,因為這些歌曲正是代表鄉人,敦厚純樸之民風與最誠摰的愛鄉情懷之發抒。

教育培植人才以蔚為國用

自一九六四年承惠小學時代恩師劉祿德校長的指導與鼓勵考入屏東師範,接受嚴格的文武合一、術德兼修的三年師範教育,一九六七年畢業後,旋奉派至屏東恆春鎮大平國民小學服務,當時校長為陳明章先生(按陳校長自幼刻苦奮力向上,謙沖自牧,乃是一位傑出的教育家,長年奉獻基層學校教育工作建樹良多,尤富熱愛台灣斯土斯民的情懷,甚得師生與各界人士之敬重),由於筆者全心投入培育民族幼苗之工作,深得陳校長之器重與學生的敬愛。而筆者自屏東師範畢業後,迄今四十一年以來,始終沒有放棄我所熱愛的教育工作,我想今後當會堅持這個理想與目標,全心投入學術研究與教育工作,培養更多的具有德、智、體、群、美的國家優秀人才之志業。因此,筆者由此思維考量到,政府今後更應該加強國家法政、財經、軍警、情治、文教等領導人才之培訓與儲備工作,建立更為健全的文官制度,因為未來政黨輪替的現象在我國必然是一種正常現象,所謂「馬上取天下」與「馬下治天下」之人才是有所不同的,政務官與常務文官兩者必須相輔相成,才能使國政推動順暢,而唯有培育更多的具有專業、常任且能嚴守行政中立的文官,才是國家長治久安之計,否則任何政黨執政皆會發生不良適應現象,而常任專業且中立的文官必須靠平時的教育訓練與儲備做起。有關這一點日本與英國等先進國家的文官制度殊值我國借鏡。而有一流的憲法教育才能培育出一流的國民,有一流的國民才能建立一流的政府來為兩千三百萬同胞做最佳的服務,以落實主權在民的理想。因此,今後政府有關當局,尤其是教育部門更應該加強住民的憲法與道德教育,培養國人更為堅定的愛鄉護土之意識,並將民主憲政理念融入每一個人的生活中,因為唯有正確的憲法知識才能深化台灣的民主工程,才能使每一位台灣人民深深的了解到人民才是政府的頭家,彰顯台灣兩千三百萬人民當家做主的理念,從根本上徹底地袪除殖民統治與威權統治下台灣人民所受心靈創傷之陰霾,激發人民捍衛民主的台灣之高尚情操。唯有具備憲政理念的人才能深深體會到人權維護與提昇的重要性,以獲得愛好民主自由人權這一普世價值與世界潮流的國際友人之支持與認同。

追隨學術大師以精進法政學術研究與教學

筆者於一九七四年在恩師周世輔教授之大力指導下,以優異的成績,考入首屆國立台灣大學法學院三研所法政組(於民國八十九年改制為國家發展研究所),當時校長為閻振興先生(曾任教育部長、原子能委員會主委),姚淇清先生為研究所所長(姚先生獲有美國耶魯大學法學博士,曾任台灣大學法學院院長、教務長、教育部次長),對我們第一屆的研究生關照與培植有加,尤其對筆者期許更深,希望筆者能鑽研憲法與其他關係國家民主化與現代化之學術,以蔚為國用。一九七七年通過碩士論文口試後獲得台大法學碩士學位,論文題目為「約翰‧穆勒自由論與中山先生自由論之比較研究」,論文口試教授為周道濟先生、姚淇清先生、胡佛先生(胡先生係享譽國內外知名的政治學大師,現任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對筆者一向指導與鼓勵有加,筆者在一九九五年所出版的《中華民國憲政改革之研究》乙書,即承惠胡教授頒賜題序,為拙作增添無比光彩,厚植之鴻恩大德永銘五中)。筆者在一九八五年獲得國家法學博士學位後,承惠校長孫震先生(曾任國防部長、工研院董事長)、國家發展研究所所長賀凌虛先生、周道濟教授等的大力提拔,得以回台大開授憲法、政黨理論與選舉制度等法政專題課程,迄今(二○○九)廿四年來在學期中每週必回台大授課乙次以回報母校厚植之鴻恩大德。一九八八年應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校區政府系邀請前往擔任客座教授(Visiting Professor),並就如何學習歐美民主發展經驗,以加速我國的民主化與現代化加以深入探討,以供我國未來憲政改革之參考。在美研究學習中,亦不忘為華僑服務,並推動國民外交工作,因而獲得美國紐奧爾良市長辛尼(Sidny Barthelemy)頒授國際榮譽市民證書。回國後除仍在台大任課外,又承惠當時中央警察大學校長顏世錫先生厚植,聘為中央警官學校兼任教師,在警政研究所及大學部開授憲法、政治學等相關課程。一九九二年榮獲教育部頒授正教授證書,當時並承惠國立中山大學校長林基源博士及洪墩謨所長之提拔,得以在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中心,擔任研究工作並教授法政有關課程。(按洪教授時任中山學術研究所長兼中心主任,後任中山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其為人也謙謙君子、博學多才,望重士林,甚得學生推崇與敬愛。)而當時中山大學為提升教學研究之品質,與有效做好以學術理論奉獻政府實務單位及工商企業界的交流工作,以迎接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並提升國家之競爭力,因此,特為高雄縣市等南部地區的政府單位或企業工商部門,開設諸如社會科學研究班、行政主管等推廣班,帶動南部地區行政單位或企業高階主管人員在公餘之暇,再投入學術充電的行列之風氣,落實了全人教育與終身學習的教育理想,並有效提升了公務員服務人民的效率與品質。而筆者當時亦應中山大學之聘,請忝為該班有關「中央與地方權限劃分之研究」專題課程主講人,而參與該班之研究人員皆是行政部門一時之選,因此於課程之研討中頗能將理論與實務充分融會貫通,以達到訓練高級行政主管人才之預期效果。筆者憶及昔日與同學們研究之點滴,至今十多年來仍令人印象深刻,而更令人深深感受到,教育乃是百年樹人,為培育國家棟樑之才的神聖志業也。同時為回饋母校——屏東師範學院,亦曾應當時先後任校長王家通校長、何福田校長之聘請,回母校教授法學緒論、國際關係等有關法政專題課程,屏東師範創校首任校長為名教育家張效良先生,培育無數基層國民小學教師,對我國師範教育貢獻至為厥偉,現已改制為屏東教育大學。現任校長劉慶中博士,學養卓越,長年奉獻屏師教學研究與行政工作績效卓著,甚得前校長林顯輝博士之肯定與大力之推荐,並獲得廣大校友與各界之支持,此番能膺當導航未來推動屏師教育工作,相信會為廣大屏師人帶來更有前瞻希望的美麗新願景。筆者又於一九九六年榮獲世界光明促進會(聯合國非政府組織)頒授傑出學術與社團服務獎,並接受母校屏東師範校長林顯輝博士頒發傑出校友之表揚。(按林顯輝校長係一位傑出的權威教育學者,為人謙沖自牧,自擔任屏東師範學院校長以來,全心全力投入屏師校務之推展,績效卓著,在全國師範院校體系之接受教育部的評鑑當中,屏東師範在當時林校長卓越領導之下,獲得多項前茅,甚得教育部及各界肯定,今日屏師能改制為教育大學,林顯輝校長之貢獻功不可歿,當會為所有屏師人永遠感念。)一九九七年筆者承惠恩師謝瑞智校長不次拔擢,聘為中央警察大學專任教授兼機要秘書及校務發展委員會執行秘書工作,當時諸如編撰中央警察大學法規彙編、中央警察大學行政業務作業流程彙編、警察百科全書,編纂警政改革建議書,以供上級決策單位參考、獎助優良教師短期赴國外進修、加強國際學術交流工作等校務發展之方向與具體做法,皆是筆者基於回饋警大對筆者培植之鴻恩大德,並為提升學校之行政效率與學術研究水準,以落實更為現代化與民主化的警政教育革新所構思而來,並向謝校長提議採行,而謝校長亦能不棄淺見而予以採納,且在謝校長卓越的領導下,有效地結合全校所有師生員工們共同打拚,績效卓著深獲各界肯定。如今謝校長雖已榮退,但其對警大之貢獻是值得我們緬懷與感激的。筆者於一九九八年間雖獲得東京大學聘為客座研究員,因公務纏身,一時雖尚未能成行,但與彼邦學術界人士,亦經常保持良好關係,以收「他山之石,可以攻錯」之效;因而能於二○○六年完成《公共關係與警民聯防之研究——以日本警民聯防制度為例》乙書,並承蒙前任警大校長謝銀黨先生惠予賜序,激勵國人發揮維護治安人人有責之道德情操,共同為全民拚治安之工作奉獻心力。筆者從一九九九年起即連續獲選入世界年鑑中華民國台灣名人錄。二十多年來在台大、警大及有關大專院校教授憲法、民法、政治學、大眾傳播與公共關係等法政有關學術領域課程,充分的體會出憲法的研究與實踐,的確關係著國家的民主發展與民眾的幸福生活至深且鉅。而筆者多年來投入法政有關學術之教學研究工作,對研究這一領域的古今中外學者專家前輩先進們所出版的大作,皆能以最虔誠的心情加以拜讀,並作為筆者進一步研究的重要參考,此對筆者之研究與教學工作助益甚大,尤其更感佩諸師長前輩先進,他們對提升我國法政學術之研究與教學水準之偉大貢獻。而筆者目睹當前的政局亂象,經深入的探討後發現其主要的因素,乃是我國尚未建立完善的憲政制度,中央政府體制權責未能釐清、權責不符之所致,因此如何建立一個真正能符合權力分立與制衡,權責相符的憲政體制,並能為國家帶來長治久安的良性政黨競爭之政治體系,實是朝野全民責無旁貸共同思考與努力的方向。而筆者基於一個生於斯、長於斯,及熱愛台灣之情懷與兩千三百萬同胞安危之所繫的道德良知與使命感,因此,不揣譾陋於公餘之暇,長年不斷的針對以上諸問題撰文發表於各有關報章雜誌或學術期刊,以聊表書生關懷國是之區區心願,並激發國人捍衛我民主台灣之高尚情操,而筆者所發表之論文亦頗能引起各界共鳴,當中若干篇已蒙立法院國會圖書館及國史館予以蒐集編印,以提供國會及各界人士參考,誠屬筆者之榮幸也。

不計較工作的種類與職位之高低, 只要心存為國家之利益與台灣人民的福祉著想, 在各行各業工作皆是會有貢獻的

西方斯多亞學派主張:「一個有智慧的人,除非為環境所阻,應當參與公共事務。」基於此一為國家與台灣人民奉獻理念,在這十多年的學術理論與實務工作中,筆者幾度曾有意投入選舉,但限於主客觀環境的關係一時無法達成願望,在當時心理上難免有一段時間充滿著落寞與悵惘,但事後回想起來卻別有一番滋味,而再仔細的思考一下,覺得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何況筆者從事的工作本來就是圍繞在學術、媒體與行政等三個範疇中呀!既然如此,又何必計較一定非得到某一項職位不可呢?只要每個人能在各自崗位上扮演好那個工作之角色,發揮應有的功能,則其對國家社會與人民之貢獻是無殊的。筆者於台大研究所畢業後,因有鑑於當時國是蜩螗,中共對台灣的統戰工作節節進逼,基於知識份子愛鄉護土,並為防止台灣淪入赤色魔掌,而受其奴役之道德良知與使命感,因而放棄台灣大學專任教職之機會,在恩師所長姚淇清先生、秦孝儀先生(曾任先總統 蔣公侍從秘書)之推薦下,旋入革命實踐研究院工作,當時兼主任為李煥先生(曾任教育部長、行政院長),後因李先生奉命籌辦國立中山大學,繼而由經國先生親自兼研究院主任乙職。筆者在院裡擔任精神教育兼輔導委員工作,而當時來院受訓者皆是在黨、政、軍、警、媒體、學術、企業等各界一時之選,能與這些國家菁英,朝夕相處互相切磋,為其服務實感責任重大。在研究院工作期間,承蒙恩師張其昀先生(曾任中央委員會秘書長、教育部長等要職)及校長鄭嘉武先生(鄭校長學養卓群,其為人也溫文儒雅,謙謙君子,循循善誘,甚得師生感佩)之鼓勵下,繼續再入博士班深造。一九八二年筆者承惠恩師周應龍先生之培植(曾任經國先生機要秘書、總統辦公室主任),奉命接任中央文化工作會三民主義學術研究資料中心執行秘書,而該中心經費係一位愛國華僑為回饋自由祖國所捐出,筆者負責策畫推動該中心各項學術活動,及訓練大學研究所學生參與時事巡迴演講,以宣導國家政令,並從事反制中共統戰工作。由於工作績效獲得上級肯定,一九八五年筆者獲得法學博士學位後,調升為中國新聞學會總幹事,按中國新聞學會係於一九六五年四月二十六日由先總統 蔣公親自指示創辦(按蔣公曾俯任中央警察大學改制前身——中央警官學校第一任校長)。而新聞學會之第一任主任委員為曾虛白先生(係筆者就讀博士班時代之恩師,時任博士班所長)。筆者進入新聞學會服務時的主委為名報人馬星野先生,書記長李在方博士(李博士係知名研究韓國問題之專家學者,曾任總統府國策顧問,並擔任中華民國駐韓代表)。而沈宗琳先生,曾以中央通訊社總編輯兼文宣總幹事,後沈先生當選監察委員仍兼總幹事,而筆者接任的工作乃是沈監察委員曾任之原職位,惟為了更能發揮工作之效能,中央特命筆者為專職的文宣總幹事,為新聞媒體界朋友們服務。

由實務工作中深切體認自由民主人權乃是我國必走的道路

由於長年在新聞界與學術界工作,使筆者深深的領悟到,自由民主人權乃是人類共同的普世價值與沛然莫之能禦的潮流趨勢,因此在文工會或新聞學會工作期間,對早年從事民主運動人士所提出的,諸如開放黨禁、報禁、改革萬年國會或是各種憲政改革之政治主張等,筆者內心深處總是寄以無比的同情與認同的,因為在民主國家中,執政黨與在野黨雖然在政治理念上有所不同,但卻是政治體系的一體兩面,它們對國家與民眾的貢獻應是殊途同歸的。而各政黨人士固然有其所堅持的政治理念,但應將國家利益置於黨派利益之上,而朝野政黨間乃是處於既競爭又合作之關係,共同為謀國家與人民福祉而努力打拚。而筆者更認為台灣能有今日傲世的政經成就,乃是大家無分朝野全民共同努力的結果。為政者只要能秉持台灣為優先的原則,處處以天下蒼生為念,心存國家的安全與民眾的福祉著想,真心努力打拚為國家與人民做事者,皆會受到人民的肯定與支持的,而這一理念亦是筆者無論在任何工作崗位皆能堅守的原則。

獻身警政教育以回報知遇之恩

而在求學與就業的人生經歷中,筆者親身面臨各種艱苦環境的挑戰,可說寒天飲冰水,點滴在心頭。直至一九九七年九月承惠恩師謝瑞智校長之提拔並徵得中央當局之同意,轉任中央警察大學專任教授兼機要工作,一九九九年元月一日筆者奉命調任中央警察大學圖書館暨世界警察博物館館長乙職。筆者有幸能夠擔任世界警察博物館館長之工作,實亦是筆者最感光榮之事,按世界警察博物館之創立,係前校長顏世錫先生在其擔任警察專科學校教育長時構想出來的,整整十二年的期望,終於在八十二年六月二十八日正式成立,顏先生以前瞻、宏觀的理念全心投入博物館之籌辦整整花費了六年的時間,才得以開創了全世界唯一的世界警察博物館。正如現勤警察新聞李純櫻記者所指出的:「顏世錫校長所創辦的世界警察博物館,不僅使全球第一座展示一百餘國警察文物資訊的警察博物館在中華民國誕生,迅速提升我國警察的形象聲譽,也為世界警察資訊之整合跨出第一步真是功德無量,其貢獻足以在警察歷史中永享清譽。」誠哉斯言!筆者自一九九九年元月奉命接任館長以來,即以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誠惶誠恐之心情結合本館同仁努力以赴,以完成各項上級所交付之任務,而在二○○○年朱前校長拯民先生主持校務期間,遵照政府提升我國治安政策之方針,除加強學生德、智、體、群、美五育並重的現代化警政教育外,對世界警察博物館的業務之發展更是頗為關切,記得朱前校長甫上任不久即撥冗至博物館視察,特別指出:顏校長世錫先生開創世界警察博物館對提升我國警察學術研究水準之貢獻居功厥偉,殊值敬佩。中國時報二○○一年元月十五日的報導中特別指出世界警察博物館已成為代表本校的地標。二○○五年元月五日,中央警察大學參加教育部大學評鑑,本校各單位在此評鑑中,均獲委員們普遍肯定,且有優良成績表現,而當時筆者服務的單位──圖書館(世界警察博物館),在校務評鑑組中評列為第一名,筆者暨全體同仁們皆深感榮幸之至。俗云:「有了過去的歷史才有現在」,而「吃果子必須拜樹頭」,一個人當飲水思源,當本館同仁在分享這份殊榮時,亦使筆者深深的感懷顏校長對我國及世界警察學術之偉大貢獻。因此,筆者除了永遠懷著一份感恩與惜福之心外,亦使筆者見賢思齊以回饋誠園之心志更為堅定。

警大培育警界菁英已深獲各界肯定

警大自民國二十五年九月創校以來,在歷任校長領導下,皆能秉持「誠」之校訓精神,充分發揮中央警察大學獨特的學術研究與培育術德兼修、文武具備、六育並重的優秀警察幹部的角色與功能之辦學理念與方向,所以才能在國內外享有學術研究與實務工作成果的崇高聲譽,因此在每年的警大入學考試中不乏放棄考入國內有名大學之資格而自願入本校就讀者,當中就有多位大學聯考成績達到能進入台灣大學,而最後竟選擇本校就讀,為本校增添了更為高品質的生力軍,正如台灣的一句諺語:「吃不到三把空心菜是不能上西天的」,意就是說「有因必有果」、「羅馬不是一日造成的」。目前我國無論是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正面臨急遽轉型期,智慧型的犯罪或國際性的犯罪皆有日新月異的趨勢,若警察教育未能適應社會的變遷與國家民主化、現代化的趨勢,那是很難達成教育的預期效果的。因為警察教育是必須走在時代潮流發展的前端,否則是很難提升犯罪防治與偵查的效率與品質。而現代化的警察教育更需要以科技整合與終身學習的前瞻宏觀理念,作為推動現代化警政教育的努力方向。因此,筆者認為警察大學的四年制大學養成教育不但要維持,且更須加強諸如法律、防範犯罪與科學辦案的教學等內容。而唯有提升警察學術的研究才能適應時代的變遷與有效維護國家治安的需要。

因應國家社會變遷,以新思維與新作為強化警政教育公關功能

民國九十一年八月筆者承惠本校前校長蔡德輝博士拔擢,派任公共關係室主任乙職,在個人工作領域上又向前邁進一個新里程,對於這個新工作考驗真是令筆者百感交集,一方面對於長官厚植的德澤常懷感激之心情,另一方面又深感惶恐之至,因為隨著國家社會的進步e化時代的轉型,對政府機關或是私人企業未來都將面臨嚴重的挑戰,無論是配合政府的組織再造或是提升機關本身工作的功能與效率,以增進國家的總體競爭力,使我們的國家不但能立足台灣,更能有尊嚴的走出國際舞台,這是身為每一個中華民國在台灣的公務員,所應具有的熱愛斯土斯民的情懷與使命感,尤其是身負公共關係部門的主管及工作同仁更應有的體認,此正如約翰‧奈思比在《大趨勢》乙書中,就將所謂的人脈(公共關係)對於整個社會之好處定位在「可提升自力救濟的能力、可交換訊息、可改變社會型態、可提升生產力與工作環境之品質,並可分享社會資源」。因為隨著社會急遽的變遷,必須重建公共關係的新模式,以強化機關團體生存發展的重要技能。按本校公共關係室乃是基於此一理念,並為因應以上所陳的時代潮流趨勢與校務發展需要,特於民國八十五年二月正式納入組織編制而成立,而依照中央警察大學組織條例第三條第六款設置暨辦事細則第十一條,本室執掌之主要項目為有關校政宣導、新聞發布及記者聯繫事項、中央各民意機關之協調聯繫及質詢案件之處理事項、外賓接待及協調聯繫、民眾陳情、請願案件之協調處理、畢(結)業校友通訊及服務,及其他有關校內、外公共關係服務事項。由此可知,公共關係之業務與配合校務之推展,所扮演的角色與功能是多麼重要的工作,如每逢本校的校慶或是畢業典禮,或是本校各項校政之宣導,新聞發布或是重要來賓的接待工作等。因此,如何塑造本校良好的形象,以提升本校的聲譽,並與中央各級民意代表平時保持良好的關係,以獲得其認同支持,在在皆是公共關係室同仁必須加以正視的重要課題。「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而「養兵千日,用在一朝」,惟平時有規劃地、穩健地發揮高度公關智慧與技巧,與各界保持良好的關係,才能有效因應各種狀況,處理機關面臨各項危險問題,化危機為轉機,此乃是現代從事公關部門同仁所應具有的最基本且最重要

的概念。

警大優良的校風已成為青年學子最為嚮往之學府之一

警察大學由於辦學的績效卓著已成為當前國內青年學子最為嚮往的學府之一。正如游琇同學所說:「讓我再選十次,我的志願永遠是警察大學。」因為大凡能考入警大就讀的同學其學科成績大部分已達到國立大學的水準,諸如台大、政大、中央、清大、交大、中興、中正、成大等一流學府都是榜上有名,當中更有黃立恆同學因立志要當李昌鈺博士,故不惜放棄國立大學博士班學生的身分,而改由考入本校刑事鑑識研究所就讀者。而民國九十五年本校新生的素質更大為提升,在大學部75-1的新生中有位賴家偉同學,乃是一位台大土木研究所高材生,由於嚮往警大優良的校風,尤其效法他最仰慕的國際聞名的刑事鑑識專家,亦是本校的傑出校友李昌鈺博士而選擇就讀警大鑑識系。在前年錄取的新生,除了賴家偉同學之外,同時考取國立大學者即高達百分之九十一點六四,當中考取公私立醫學院醫學相關科系者計有二十二人之多,而在民國97年的新生其學科成績已高達百分之九十四皆具有國立大學以上之水準,足見當今的警大已在追求警察學術之卓越成就與貢獻,已深獲各界高度肯定。由於警察大學學生素質之大力提升,因此,警察大學也能充分發揮了擔任警政署智庫的角色與功能,借重警大師生的專業知識與充沛的研究資源,共同解決因推動治安所遭遇的困難與瓶頸,大家一起提昇治安品質,建構安全的生活環境,貫徹政府振興經濟的重要施政政策。然依筆者長期的觀察, 的確,我們警察同仁確實為民眾做了很多有益於社會的事,且能不眠不休全心的投入警察勤務,以確保民眾生命、財產的安全,並充分發揮人民保母的愛心與安定國家社會的功能,實在值得社會大眾對警察的敬重與鼓勵,因此凡是內政部所屬同仁,尤其負責國會與新聞聯繫服務業務有關的公共關係室同仁,應責無旁貸地以主動、積極、創新的方式,有計劃的做好「警察為民眾做了哪些事?」之宣導工作,使社會大眾能真正感受到警察不但是法律公正的執行者,更是他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協助者,如此才能獲得社會大眾衷心的支持,讓民眾了解警政工作的成效。如中央警察大學前校長蔡德輝博士亦曾特別邀請聞名國際的刑事鑑識專家,也是本校傑出校友的李昌鈺博士,返回母校向「刑事科學研究班」,作為期一週的理論與實例的講學,大大的提升我國刑事鑑識學術研究水準。按這班期的主要研究人員,乃是來自全國的兩百多位刑事鑑識菁英幹部。而筆者時任中央警察大學公共關係主任,在上級長官指導與有關同仁協助下,充分發揮團隊精神,透過國內外平面與電子媒體,將李博士的講學精采情況,加以擴大報導。這不但是大大彰顯了中央警察大學的聲譽,更使得社會大眾與國際人士了解中央警察大學的確真正是培養文武合一、術德兼修的現代化科學辦案高級警官的一流學府,更能發揮未來警大充當警政署智庫的功能。為感恩傑出校友李昌鈺博士對母校偉大的貢獻,中央警察大學在前校長而現任行政院顧問的謝銀黨先生,於其擔任警政署長期間大力的協助下於世界警察博物館特闢——現代福爾摩斯—中央警察大學傑出校友李昌鈺博士展覽專區,甚得各界熱烈的歡迎,凡至世界警察博物館參訪之中外貴賓,對李博士在刑事鑑識學術領域與實務工作上之卓著成就與偉大貢獻皆稱讚備至。

韋恩‧德爾(Wayne Dyer)在《心誠則靈》(You’ll see it when you believe it)乙書中即強調「建立人脈(即建立公共關係)的目的,乃是奉獻現有的利益」。因此,此誠如古人所云「不誠無物」,為人處事若能本著真心誠意的待人,赤膽忠心的效命您所屬的國家社會,「只問您能為國家社會與民眾奉獻什麼,不必問國家社會與他人能為您做什麼。」真心真意的付出,相信必然能獲得肯定與支持。管理學大師彼得‧杜拉克(Peter F. Drucker)曾指出:「未來典型的企業,皆是以知識為基礎(Knowledge Based)的企業」,尤其值此科技資訊,一日千里,知識爆炸的時代,任何世界村無論從事任何工作者,當必須把握這一重點觀念,才能確保迎合時代需要,因應國家社會的變遷,並迎向新世紀。警察大學公共關係室所扮演的角色與功能,當然應有新的思維與新作為,配合政府改善治安的政策及本校校務革新的方向,竭智盡忠地奉獻以提升警大的知名度和聲譽,本著前瞻、宏觀、務實革新的理念,做好與新聞媒體聯繫、中央各級民意機關之協調聯繫暨畢(結)業校友通訊服務等工作,使本校真正達到通識教育、法律教育、警察專業教育、警紀教育、人格教育、生活教育等六大現代化警政教育之預期效果,以培育優秀領導幹部為主要特性的專業性、國際性之一流大學,為新世紀現代化的警政教育做出最佳貢獻。

為開創更為頂尖卓越之優質警政教育而奮進

民國97年6月份,中央核派本校45期傑出校友侯友宜博士接任本校校長,為警大邁向國際一流的警政幹部教育開創一個新的里程,按侯校長係中央警官學校正科45期刑事系畢業,復得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博士學位,學養卓越,尤其在警察專業之學術理論與實務經驗,皆有其上乘之修持與傑出的貢獻,其從警生涯可謂是一步一腳印,努力踏實、以身作則、廉能公正、全心投入,在執行每一項任務

皆能充分發揮專業知識、展現臨機應變之高度智慧與技能,因此,無論在任何工作崗位統籌或是執行任何刑事偵防工作,乃至領導統御方面,皆能有卓著的績效表現,深獲長官的器重與同仁的敬重。在20多年的警察實務工作中,歷任桃園縣政府警察局局長、刑事警察局局長、內政部警政署署長等要職,偵辦過的刑案,逮捕過的要犯,可說是難以勝數,諸如緝獲新光少東吳東亮綁架案胡關寶等要犯、圍捕白曉燕重大刑案陳進興等三大要犯、逮捕槍擊要犯張錫銘、圍捕耕讀園槍擊案的林明樺四嫌,於台北縣三芝鄉的警匪對峙中,能臨危不懼,親上火線與重犯談判,救出肉票,不費一槍一彈制伏要犯,其經驗直可稱得上是國內最大刑案之「活教材」。在長年奉獻警察生涯中,其最難能可貴之處即是能深體警察人員工作的崇高信念,乃是要秉持嚴正執法及行政中立的立場,公平公正的執行法律,公平地對待人民,做好為民眾服務的工作,以專業、敬業的態度,回應民眾之期待,因此頗能獲得民眾的信賴,進而自發自動的配合警政部門共同拼治安,此一全民拼治安理念之推動,不但獲得民眾之認同與支持,亦強化了犯罪預防工作之功能,因此在其擔任警政署長期間,無論從犯罪率或全般刑案犯罪率,均創下近七年新低,如暴力犯罪減少百分之廿四,民生竊盜減少百分之四十,尤其是綁架勒贖案件減少一半,破獲率更達到百分之百,由此可更加印證,侯校長在從事警政實務工作不但能充分發揮其警察專業知能,且又能因應當前社會問題之癥結所在,以整體的治安策略,有效的結合警民一體的力量來共同拼治安,因而能獲得卓著的績效,亦實良有以也。

侯校長不但在警察實務工作能發揮其高度的專業知能與卓著的領導統御智慧,其對警察同仁地位的提升與福利之照顧,亦是不遺餘力的,在其擔任警政署長期間,勉勵警察同仁只要堅守崗位,努力做好份內的工作,皆能得到應有的獎勵。其以公平公正、適才適所、賞罰嚴明之原則暢通人事管道,無形間大大地提升了警察人員之工作士氣。同時深卹基層警察工作之辛勞,因此大力向上級爭取提升官等與調薪等福利措施,終獲立法院在民國96年6月15日正式通過警察人員人事條例部分條文及警察人員俸表修正,提升警正四階基層員警年功俸為500元,等同支領簡任官俸,這一得來不易之德政,對五萬兩千多名基層員警之士氣提升,更具歷史性之意義。如今侯署長雖已榮任中央警察大學校長,相信那些長年24小時不分晝夜輪替執勤、日夜生活顛倒、又時常身處高度危險工作環境、全心全力投入全民拼治安的基層夥伴們,對這位昔日帶領他們,真正能疼惜、愛護他們的大家長,仍是會永遠的感念在內心才對。

人生工作的崗位是一個人歷練表現經驗與智慧的園地,而感恩惜緣能為國家社會做出最佳貢獻的人,必能永遠獲得他人的景仰與敬重,誠如西方教育與政治思想家柏拉圖曾指出:「教育為一切的根本,為國家力量的總結合」;德國哲學家康德亦強調:「教育的目的包含:1、學會遵守法律與秩序,2、養成勤勞的習慣,3、學會處理人際關係,4、成為有道德的人。」;美國大教育家杜威亦指出:「教育即成長」;我國古聖先賢亦認為,教育乃是上行下效之神聖志業,所謂:「傳道、授業、解惑也」,尤其是肩負培養文武合一、術德兼修之高級警政幹部的教育工作者,更應該具有此項崇高之理念與強烈的使命感。誠如馬總統英九先生在擔任法務部部長時,於中央警察大學改制誌慶上指出:「咨爾多士,允文允武,防暴除害,為民前鋒」,誠哉斯言!因此筆者認為有優質的警察教育才能培養出一流的警政幹部,有一流的警政幹部,才能提升國家治安品質與效能,以確保國家安全與民眾安和樂利的幸福生活。中央警察大學自民國25年創校以來,迄今七十多年,已為國家培育了眾多優秀治安幹部,分布於警政、消防、海巡、移民、獄政、外交等各領域,且皆有傑出的表現,如今中央警察大學已成為國內學子最為嚮往的學府之一,相信未來的警大在侯校長卓越的領導下,當能結合全校全體師生員工,在既有的良好基礎上,因應全球化時代潮流與國家治安發展趨勢,秉持警大校訓[誠]的精神,砥礪[國家、正義、榮譽]之教育核心價值並加以力行實踐之,而為我國的現代化警政教育開創更為美好之新境界。

努力打拚為台灣心志一路走來始終如一

筆者感到一個人立身處世,無論您有多麼高的地位或是擁有多麼雄厚的財富,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忘本,吃果子當拜樹頭,且更應該更加砥礪愛鄉護土的毅力與決心,誠如古人所云:「人生五十,方知四十九之非。」而往者已逝,來者猶可追,正如唐朝名相魏徵所云:「以銅為鑑可正衣冠,以史為鑑可知得失。」大凡古今中外任何一個國家之興衰隆替必有其因果之哲理,而個人立身處事成敗之道又何嘗不是如此呢?筆者思及於此,不禁想起蘇東坡〈念奴嬌〉(赤壁懷古)千古流傳的名句:「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古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間如夢,一樽還酹江月。」的確,古今中外多少英雄豪傑,即使有多麼的雄心大志或建立多少豐功偉業,但是一切皆會過去的,一切是非成敗亦唯有交給歷史去評斷矣!而回顧過去展望將來,個人亦深有所感到,筆者雖然是一個小小人物,但一路走來所從事的志業與所追隨的先賢先進,他們對國家與人民的貢獻是多麼偉大,殊值筆者效法與借鏡想到這裡則又激起我為追求理想而奮鬥的效力與決心。同時筆者認為一個知識份子,當秉持其對國家社會與天下蒼生為念的道德良知與使命感,所謂「風聲、雨聲,聲聲入耳,國事、家事,事事關心」,筆者幾十年來雖然在學術、媒體、行政等有關工作領域努力打拚,而與有關黨、政、軍、警、媒體、民意代表、企業、文化學術教育等各界人士接觸者亦不在少數,但筆者一向秉持忠孝傳家的庭訓, 及以台灣為優先的基本理念,不分族群、不分黨派、不分貧富貴賤,真心誠意、公正不阿的精神,嚴謹地服從長官的領導,盡其所能的去奉獻國家與服務社會大眾,亦就是做什麼就盡量像什麼。當前我們的國家已轉型為真正的民主自由國家,而我們也順利的完成第二次的政黨輪替與和平轉移政權,為台灣的民主化邁向了一個新里程,儘管目前朝野之間無論在憲政體制或兩岸等問題有其不同的理念,但筆者認為,無論任何人對以上問題有多大的歧異,其中最重要之事乃是要記得台灣才是我們安身立命之家園,一切考量必須以台灣為優先,以國家利益與台灣兩千三百萬人之安危為前提,朝野全民同心協心努力打拚,落實憲政改革,為台灣建構一套能為國家與人民帶來長治久安的憲政體制,尤其當前面臨全球化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為提昇國家競爭力,為壯大台灣,聯絡亞太,立足世界,無論是政治、經濟、教育、文化、司法、治安等諸項改革,正急需加以改革之秋,朝野全民當更應共體時艱,同心協力,共渡難關。所謂「兄弟同心,其利斷金」,因為唯有中華民國在台灣能獲得生存與永續發展,朝野政黨與兩千三百萬人民才有真正的美麗願景,而這份真正熱愛與不計一切的奉獻台灣斯土斯民的情懷與使命感,必將是筆者今後無論在任何工作崗位所堅持的理想與奮鬥之指標。

(本文刊載於黃炎東博士所著《教育與法學論衡》乙書中,由中央警察大學出版社,於2010年12月出版)